东淀,有群老物件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邯郸西,有武安;北京南,有文安。武安靠太行,文安藉淀水,各有各的妙处。武王伐纣时,文安属燕。战国又归赵。公元前年,置县文安。看来,东淀水深,比文安的史册还深厚。
胜芳、文安,原本一家。上世纪初,胜芳属文安。年,霸州反把胜芳拽跑了。河通津门,水绕前庭,上好的舶来品,总在胜芳先落脚。原为水乡,河堤汇合,故名“堤头”。宋代,改称胜芳。民谚传说:“南有苏杭,北有胜芳。”
文安有趣。比如,“万年粮”地梨、东淀积水、大围河清真寺、八卦掌以及里东庄音乐老会,等等。逆流而上,与白洋淀联体。文安低洼,形成“东淀”。眼下,小小一座高村与卢和安对坐,分别演绎着自家的故事与情感。
坊间说:“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久居农舍,土生土长的卢和安,与文安的历史文化格外亲昵,实在掰不开了。据说,老舍与郑振铎为至交,看完老舍客厅的摆设,郑先生编排道:“全该扔。”老舍先生也逗趣说:“我看着舒服。”或许,只要自己舒服,才算得上文化的特殊价值吧。
跟老舍类似,卢和安也有自家看法:“老物件,等于活历史。”历代乡亲,制作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物品,比如农具、渔具、车船或者瓷器等,都是祖传,当然舒服了。
高村有俗谚:“东看苇,西看粮,清河两岸看衣裳。”文安临水行舟,民间的房舍也得算计,平地有限,究竟该怎么用哩。水乡渐枯,民风尚在呀。
卢家人丁旺,一拉溜五个大小子。可惜,人多地薄,过日子只能凑合。卢和安是老二,他个儿高、心细,内敛厚重,凡事都在心里打转转儿。秋后,庄稼入仓,炉火渐起。乡亲们或办喜事,或聊闲天;不知为啥,卢和安却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