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别样的美芦花飘飞苇叶黄孙犁美文阅读
每年的八九月开始,北方的一些地方,芦花飘飞,有一种很特别的美。
今天分享一段作家孙犁写的《荷花淀》,先看原文: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
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
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开头两段文章,看上去文字朴素简练。其实,至少包含了3种美:
第1种美,月下院子里面的景色美;
第2种美,人物美——编席子的女人非常美;
第3种美,人情美、人性美。
女人的勤劳智慧,代表了整个白洋淀的人民勤劳智慧。
同时,人们争着买好席子,点出人们对来自大自然的产品的热爱,这是一种人性之美。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描写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华丽的语言,但是你一读,会觉得非常舒服。
月亮升起来,朗照整个院子,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你不觉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惬意的生活状态吗?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苇眉子是什么东西?
是把芦苇劈成薄片,其实就是篾席的篾条。
“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潮润润的,说明什么?
空气不干燥;苇眉子也不干燥。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此时,作者对苇眉子作了一个很简单的描写:柔滑修长。
柔滑,说明苇眉子十分柔顺;
修长,是指可以拉得很长,所以编的席子也能非常完整。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此处有一个词用得非常灵动:跳跃。
本来,你可以形容编席子的女人多么心灵手巧;
你也可以形容苇眉子多么轻盈。
但是作者并没有这样去形容,而只是用一个“跳跃”,
一下子让女人的心灵手巧表现出来;同时,苇眉子的轻盈也表现出来。
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个整体,苇眉子在女人的编织动作中,
好像已经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活力在里面,所以它是跳跃着的。
更重要的是,把人的心情也暗示出来了。
从“跳跃”一词,难道你不能体会女人在月下编席子的心情?
她是非常轻松愉悦的。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芦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这样写,当然不是说真的完全不知道,而是想告诉我们,
这里产的芦苇特别多,苇眉子特别多,多得不可胜数。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
这一句,颇有点诗的味道。
为什么?
芦花飘飞苇叶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芦苇在秋风中随风摇摆,雪白雪白的苇花飘飞过来。
还有,我们一眼望过去,芦苇的叶子变黄了。
一白一黄,再衬上蓝天白云,碧绿的湖水,这个画面,特别明净。
这是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静美。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很显然,这是形容丰收后苇子的数量之多,也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喜悦之情。
“女人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这是告诉我们,白洋淀这个地方,大多数女人都会干这件活,个个都是心灵手巧。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
这一句,既是在叙事,又是在描写。
叙述什么?
叙述苇眉编成的席子,数量多得不得了,说明当地的人们特别勤劳。
描写什么?
淀水涨满,这里的生态环境很不错;
重点是,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
“银白雪亮”一个词,就把整个情感给点燃了。
第一,你是不是能从“银白雪亮”,体会到白洋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你想,要是笨手笨脚的,怎么能编出如此银白雪亮的精美席子?
第二,你是不是还能感受到白洋淀非常静美的生态?
好山好水,才能产出好物品。
第三,你是不是还能品味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好,自然景观也罢,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
“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
白洋淀的席子啊,的确让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和美好。
“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一句,点出了人们对白洋淀席的一种肯定和赞美,这就更有说服力。
整个开头,作者不但为下文做非常充分的铺垫,同时把景美、物美、人
美、情美都点出来了。
一片芦苇,一方静美;
一汪湖水,一方明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