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写才子,李诞传前言
现在名人出书蔚然成风,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了写好《李诞传》,我混迹于北京多家书店和图书馆,发现现在是个人就有传记,李维嘉有《快乐一嘉》,孟非有《随遇而安》,有的还不止一本,谢娜就有《娜写年华》,《娜么快乐》,连19岁的欧阳娜娜都出了一本书,《18》,出书的门槛这么低,照这么下去魏大勋都能出书了,确实,他的写真集已经出了,下一个就该轮到当红小生李现了,估计现在多少著名出版社编辑已经哭晕在厕所了,这个选题估计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出版社在排队哄抢了。
在我们70后那个年代,树碑立传还是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能出传记的,一般都是故去的人,比如《马克思传》,《恩格斯传》,《毛泽东传》,所谓盖棺论定。记得最早看过,也是最早流行的名人传记是权延赤(巧了,他和李诞一样,也是内蒙人,后来来北京发展)写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当时还引来不少争议,因为这本传记首次把一个我们心中的圣人请下神坛,还写了一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故事,这打破了很多人对传记的固有的刻板印象,也掀起了人物传记的一个热潮,印象里叶永烈老师也是写人物传记的一把好手,他的《四人帮传》几乎成了研究文革历史的教科书,而现在,名人传记已经臭大街了,你能想到的名人几乎都出了书,可是人物传记却再难现往日的辉煌了。这就好像现在山珍海味见的多了,你还是会回想小时候的大白兔奶糖和动物饼干。
写《李诞传》还有一个问题,名人传记有些传记是自传,名人自己操刀的,比如《田连元传》,《单田芳传》,都是明星自己亲力亲为,有些是他人采写而成的,比如《成龙传》,《陈云传》,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疑问,看了名人传,读者会问,名人我知道,这个作者是谁?但是看了《李诞传》,我想很多人都会问,李诞是谁?
李诞到底是不是一个街知巷闻的明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你问菜市场把门的大爷,李诞是谁?他会诧异的看着你,李蛋?不知道,我这里只卖咸鸭蛋,正宗的白洋淀咸鸭蛋,有油不咸啊,
你要问路边坐着带红箍的朝阳大妈,李诞是谁?她们会满脸警觉,小伙子,你这个举报很重要,你说的这个李诞是不是吸毒了,还是嫖娼了?不要怕,大妈帮你举报。
也许你会觉得问老年人对于李诞不公平,那就让我们问问年轻人。央视的大裤衩门口,总有一些等着录综艺节目的观众,打扮时尚,一看就是年轻人,旗袍开叉都到脖子了,你要问她们李诞是谁,她们估计会这么回答你,你说的是那个小眼睛,大长腿的李诞哥哥吧,我们可喜欢他了,他今天也会来录节目?那太好了,不过要是池子来就更好了。
其实要我说,李诞在娱乐圈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的,查查明星流量榜,前十名,赵丽颖,杨幂,迪丽热巴,关晓彤,杨超越,杨紫,杨颖,唐嫣,欧阳娜娜,郑爽,没有蛋总怎么?奥,查的是女明星排行榜,再看看男明星的,前十名朱一龙,易烊千玺,吴磊,王俊凯,王源,陈立农,范丞丞,赖冠霖,王凯,胡歌,好像也没有蛋总什么事。怎么李诞的江湖地位还不如我呢,如果有一个《李诞传》作者排行榜,我肯定是前十名啊,因为有才华的闲人,这世界可真是不多。
不以流量论英雄,李诞在娱乐圈的地位,确切的说在脱口秀界的地位,应该就相当于相声界的郭德纲,小品界的赵本山,爱情保卫战界的涂磊,非诚勿扰界的孟非,快乐大本营界的何炅,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相声界除了郭德纲,还有姜昆,李金斗,还有一系列奋战在反三俗前线的艺术家,小品界除了赵本山,还有宋丹丹,蔡明,郭达等一系列实力派人物,而脱口秀界除了李诞,真想不起来还有谁了,池子还小,不堪大用,王自健正忙于与妻子搏斗,实在难以抽身,海派清口勉强算脱口秀吧,周立波也正在忙于和曾经的挚友的嘴炮官司中,脱口秀的一哥,应该非李诞莫属了。
作为李诞一手开创的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吐槽大会》第一季的累计播放量在18.5亿,第二季在20.6亿,第三季在22.4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络第一综艺。不少话题都频频上热搜,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包括小编剧程璐,思文,庞博,建国,卡姆也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明星,不能不说,李诞在这其中功不可没,因此《李诞传》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
其实,我们对于传记也没必要太顶礼膜拜,看的有多么高大上,或者说非混到了一定岁数,拿了终身成就奖,成为了人民艺术家,才有资格去树碑立传,就好像孟非在自传里说的那样,孟非说,《随遇而安》是自己40年人生的一段回顾,“就是老老实实讲,我这一辈子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没多大的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喜欢我的观众朋友可以买本书消遣一下,了解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我在童年干过什么,小学多么悲催,多么苦逼的一生,老老实实讲都是大白话。”
《李诞传》也是一样,不期望读者看了他,能有多大人生观的改变,能马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马上股票涨停,车号摇到,房子买到,数钱数到手软,老板看到你都笑脸相迎,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本书,有这么大本事的话,李诞早就买一万本当招财猫了,这本书无非是想记录李诞的成长过程,一路走来的坎坷和心路历程,记录一下方兴未艾的脱口秀的发展历程,带给同样是年轻人的读者们一些启迪和快乐,我想对于作者来说,也就心满意足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