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的期待值,到底有多高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季。
来雄安新区,大家最熟知的莫过于白洋淀,必来的打卡地想必也是白洋淀。目前的白洋淀景区虽处于闭园期,但过不了多久,景区开放,一定会游人如织。
在此之前,我们看看白洋淀的期待值,到底有多高?
第一,看重磅消息。
新年伊始,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什么概念?
年以前,白洋淀处于劣Ⅴ类-Ⅴ类重污染状态,自年起实现了由Ⅴ类到全面Ⅳ类局部Ⅲ类、再到年全淀Ⅲ类“三年三个台阶”的连续突破,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成为生态修复的又一个“中国案例”。
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是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支撑。
《白洋淀》图/霍少轩摄
第二,看越冬鸟类。
在野生鸟的越冬期,哪些鸟儿更“青睐”白洋淀?我们来看。
灰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约只,为新区设立以来越冬灰鹤最多的一年。
大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约50只。
骨顶鸡,国家“三有”保护鸟类,约10万只,这也是这一鸟种连续第二年,越冬数量再次达到10万只的级别。
《骨顶鸡》拍摄者/高腾
当然,还有绿头鸭、斑嘴鸭、罗纹鸭、赤颈鸭等野鸭组成的雁鸭类越冬种群。
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白洋淀野生鸟类数量共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4种。
这些鸟类对环境的要求可谓苛刻,数据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白洋淀水质的提升。
第三,看颜值景观。
闭园期,景区虽不对外开放,但想看白洋淀,却不是难事。
下面的三个景观——“万鸟翔集”“雪映白洋淀”“枣林晚渡”,真是“人间值得”。
看骨顶鸡聚集在淀面,时而畅游玩耍,时而潜水觅食;还有绿头野鸭,栖息在芦苇丛中,觅食、戏水、求偶。从水面飞起的鸟群铺天盖地在上空盘旋,呈现出万鸟翔集、翩跹起舞的生态画卷。
《万鸟翔集》拍摄者/高腾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白洋淀冰雪消融,迎来开河时节。春天脚步越来越近,冰雪悄悄褪去,颇有一番“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的韵味。“枣林称古渡,隔岸有人家。击楫争残照,扬帆趁落霞。”雄县苟各庄镇枣林庄,古时为渡口,当红日西沉,落霞晚照,淀上泛起金色波光,渔家纷纷摇荡小舟向渡口驶来,来往的船只也开始停靠,一片繁华热闹,“枣林晚渡”由此得名。泛舟而行,有如置身水墨画卷中,流连不知归途。
《枣林晚渡》素材来源/中国雄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