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千年文化传承民间智慧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贾芳王渊见习记者董达)这里,由九十多个浅水湖组合而成,湖边长满了芦苇,水波荡漾,芦苇婆娑,一艘艘小船在芦苇中穿梭,这里就是华北明珠——白洋淀。独特的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白洋淀文化。
日前,一场关于雄安历史文化的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雄安、对白洋淀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进行研讨,呼吁对蕴含民间智慧的历史文化、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
资料图:白洋淀。
千年前白洋淀已现雏形
白洋淀历史文化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安新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卫东认为,白洋淀文化可分为文化蛮荒、文化边缘、文化繁荣三个阶段。其中文化繁荣阶段,自宋辽时代至今,先后形成了宋辽文化、航运文化、行宫文化、雁翎文化。
千年前白洋淀基本地貌已经基本成型。北宋初年,白洋淀地区多次遭受辽军铁蹄践踏,白洋淀是辽军南下的咽喉要地,又是华北泄洪洼地,缺少良田,因此人烟稀少,贫瘠落后。“北宋朝廷为了抵挡辽军进犯,动员士兵和民工开挖河道,堆积台田,种植芦苇和水稻,这是如今白洋淀多条沟壕和12万亩苇田的历史来由。”李卫东说。
李卫东介绍,在明代,天津是北方商品集散地,丝绸、布匹等商品运到天津后,通过大清河运到白洋淀的新安、安州,再转运保定等冀中腹地。清朝雍正三年(公元年),天津卫改设天津州,隶属河间府。雍正九年又升为府,天津城的地方机构设施日益完备。雍正八年(公元年),直隶总督署由正定迁到保定,保定城的地位骤然上升,这就极大促进了保津航运和商贸的发展。“除天津经白洋淀西达保定的主干线外,津保航运还有经雄县和白沟镇进入保定市西北一带各县域及从白洋淀进入潴龙河最终到达安国市的伍仁桥的两条航运支线。”李卫东说,航运拉动了白洋淀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玄烨先后40次到白洋淀,其中水围29次,并修建了赵北口、郭里口、圈头、端村四座行宫。乾隆皇帝即位后,效仿康熙帝,也先后四次到白洋淀进行水围,并对淀区的行宫和多处古迹进行了修葺、整修。由此,形成了白洋淀行宫文化。
年,日军占领新安城,并开始对白洋淀水区进行残酷统治,大张庄及附近猎户共计22人成立了雁翎队。雁翎队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消灭日军25人,伪军余人;俘虏日军30人,伪军余人。李卫东说:“雁翎队在抗战过程中无一人叛变投敌,为白洋淀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雁翎精神。”
新时代下,白洋淀文化又应该如何发展和传承?李卫东认为白洋淀文化应该向着创新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等方向发展。在生态文化中继承辽宋文化中淀泊、河道、苇荷、鱼虾共存互保理念,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古城、民居的风格特点,在时代精神中融入雁翎文化的血脉风骨,在文学艺术发展中发扬荷花淀派和诗歌群落的开创精神。
资料图:白洋淀。
老把式中的大智慧
在华北明珠白洋淀,人们靠水而生,源于生存生活的技巧处处体现出民间智慧。
贾慧献是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对他来说,雄安的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的人好像是芦苇丛中的一只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贾慧献感慨道。这里水产丰富,当地人们的捕鱼技巧达百余种,其中有些是白洋淀独特的捕鱼方法。
拉绠便是白洋淀独特的捕鱼方法。贾慧献介绍,拉绠也叫拉大网,两条船拉着一条绠(粗绳),绠上连接着的铁紧贴水底,船要慢慢的在水面上划动,绠也要慢移。绠后一排人手拿用铁丝或竹篾编成,像无底筐的花罩。拿花罩的人通过观察水面上的水花情况,待时机成熟将花罩下扣捕鱼。
在白洋淀还有一种很消耗体力的捕鱼方法叫扣花罩。贾慧献介绍,这种花罩是用竹皮编织而成的,渔民在船头一边击打着水面,一边用双脚左右晃船,一旦发现水面翻浑,立即停船扣罩。渔民接着便伏身船头,左臂按罩,右臂入水摸鱼。
在这里,苇编、造船等技艺也相当精湛,男人捕鱼打雁,女人织席编篓。“多年的渔猎生活让淀区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撒网、扎箔、扳罾、下卡、淘干、卷苲等捕鱼方法,花罩、粘网、灯笼、虾篓等捕鱼器具不胜枚举,每个渔民都有自己独到的捕鱼技巧和感悟。”李卫东说。
在土地稀缺的白洋淀,苇席是这里的特产之一,苇席按用途可分为苫席、包装席、囤席、炕席等,其中以家用炕席质量最好最美观,苇席编织主要分为踩角、席心、收边3个步骤进行。“看似简单的工艺,上手却并不是所想的样子。”贾献慧说。
如今,白洋淀只剩下一位能制作钏子(劈苇工具)的老人。安新劈芦苇的钏子制作需要几十种工艺,极其复杂。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几十种工艺。“一个钏子就是一本书,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儿子跟着学了十年钏子制作的手艺,至今仍然不能做出成品。”贾慧献感慨道。
手工编织蚕丝网的工艺极为复杂。91岁的朱二枝,从小跟随父母在船上打鱼,八九岁开始织蚕丝网,现在,朱二枝每天还能拴两个网。朱二枝说:“是个念想,挣三十块钱,让我感受到劳动的真义。”
“在白洋淀,民间的这些手艺都凝集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智慧,这些传统的手艺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贾慧献说。
资料图:白洋淀。
千年文化瑰宝寻求传承创新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给雄安新区留下了宋辽古栈道、宋辽古战道、南阳遗址、梁庄遗址、留村遗址、山西村明塔、晾马台遗址、明月禅寺等等重要文化遗产,更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
雄县古乐是雄安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雄县古乐系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流传于雄县民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起源于宋元时代,兴盛于明清时期,繁荣时曾有民间音乐会二三十家,古乐曲调古朴悠扬、气势雄浑,较完整地保留了古典民族音乐的原有风貌。
“雄县亚古城,是一个始建于汉代的古村。亚古城音乐圣会水平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明朝永乐年间,亚古城音乐圣会曲谱就已入编《河北民间古乐工尺谱集成》,清代时还受到乾隆皇帝的御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县古乐传承人史军平介绍,亚古城音乐圣会是雄县最有名的音乐会之一。
年以来,史军平收集整理、充实了乐谱,筹资更新了乐器、服装等,壮大了会员队伍,并改革创新演奏技巧,加强演出和交流。
“作为传承人,我觉得不单要把老师们教给我的东西传承下去,而且尽量把原来在历史中失落的东西补齐补全,所以我不断走访附近的音乐会,拜访老艺人,寻找散落的古乐篇章,对它们进行挖掘整理。”史军平说,通过收集整理散落的古乐篇章,不仅充实了乐谱,还对演奏技巧进行改革创新,让雄县古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目前我们准备推动‘古乐进校园’工作,与雄县第二小学等学校开展试验性合作,在年轻人特别是小学生中推广古乐教育,将古乐传承下去。”史军平说,此外,也正积极与中央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借助高校的力量,对雄县古乐进行深度的挖掘整理,科学归纳,形成成果,使原来口传心授的音乐、古老的工尺谱,能够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科学规范地传承。
在雄安新区,不仅是雄县古乐、雄县鹰爪翻子拳、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安新芦苇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被保护和传承下去,那些孕藏古老民间智慧的民间手艺也需要重视并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