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轶事朦胧诗之前走向历史的更深处

                            

如果说“朦胧诗”是冲出地表的一股激流,那么在此之前是有着长期而大量的潜流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和艺术关联。“朦胧诗”之前的故事,和“朦胧诗”本身一样精彩,它们既是两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故事。

“朦胧诗”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写作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些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显得标新立异的诗歌作品,引发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支持者、反对者都为数甚众,一时蔚为大观。历史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此后,“朦胧诗”从一种否定性的贬抑成为了肯定性的褒扬,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成为了“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他们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不过,应该看到,“朦胧诗”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一个历史化的“结果”,而不只是一个“开端”。实际上,“朦胧诗”是很早就有人写的,关于这种艺术创作的探索也是很早就开始了。如果说“朦胧诗”是冲出地表的一股激流,那么在此之前是有着长期而大量的潜流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和艺术关联。“朦胧诗”之前的故事,和“朦胧诗”本身一样精彩,它们既是两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故事。我们可以沿着时间的河流,看一看在“朦胧诗”的历史更深处发生过什么。

70年代末:《今天》杂志

说到“朦胧诗”,不能不说到《今天》文学杂志,无论是从人员、作品,还是写作路向上,后者都直接构成了前者的资源。

《今天》是北岛、芒克等于年12月23日创办的一份文学刊物,此后在约两年的时间里共出刊物9期,另出版“今天文学研究会文学资料”3期。《今天》发表小说、诗歌、随笔、评论等,其中尤以诗歌影响最大,后来的“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均在《今天》发表过诗歌作品,很大程度上他们是从《今天》走向诗坛、广为人知的。在这上面发表诗歌的较为重要的诗人还有芒克、食指、严力、蔡其娇等。可以说,《今天》代表了当时新生的诗歌力量,直接开启了“新时期诗歌”的门扉。

在历史变革时期,《今天》以敏感而新锐的艺术感知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文化钳制,以无畏而果敢的姿态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今天》发刊词中这样说:“今天,当我们重新抬起眼睛的时候,不再仅仅用一种纵的眼光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来环视周围的地平线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这里无疑有着鲜明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立场。从刊物本身来看,它自始至终都坚持了自身的文化品格,刊物的整体水准较高,这使《今天》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后来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今天》上发表的诗歌在当时之所以引人注目,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表达了个人内心真实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又有相当的普遍性,故而引发公众的强烈共鸣,成为“时代的声音”。“朦胧诗”最主要的引爆点和最初的代表性作品,其实均来源于《今天》杂志。近年有学者指出,“朦胧诗”的命名在学理上并不严谨,它更应该被称为“《今天》派”。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现实中,“朦胧诗”一说已经约定俗成,所以很难再改变。

诗歌评论家徐敬亚那时还是吉林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读到《今天》以后激动异常,写了生平第一篇诗歌评论文章《奇异的光——〈今天〉诗歌读痕》,后来发表在《今天》第9期。在文章的结尾,他这样写道:“我敢假设:如果让我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诗歌一页上,我要写上几个大字——在七十年代末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文学刊物:《今天》。它放射了奇异的光!”可见,《今天》的诞生及其影响已经成为文学史的事实,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70年代中前期:“白洋淀诗群”

在《今天》之前是否还有类似的艺术探索呢?答案是肯定的,“白洋淀诗群”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在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为数众多的知识青年中,由于时间的充裕和精神的“空虚”,很多年轻人爱好上了读诗、写诗,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走上了诗歌写作的道路。在距离北京不到一百公里的河北白洋淀地区,便聚集了一批主要来自北京的知青,他们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圈子,这就是“白洋淀诗群”。这个诗群有芒克、多多、林莽,也有在这一时期创作、此后又停止写作的根子、方含、宋海泉,此外也应该包括虽然不是插队知青,但在白洋淀生活时间很长,与白洋淀诗歌圈关系密切的江河。另外,北岛、食指、严力等也都曾经到白洋淀游玩,以诗会友,切磋诗艺。

“白洋淀诗群”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他们对于异质性思想与文学资源的接受便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来自北京,有不少就是出自高知、高干家庭,他们有条件阅读到当时“内部发行”,一般人无从接触的“灰皮书”、“黄皮书”等,这对于他们的精神启蒙与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多的回忆文章《被埋葬的中国诗人(—)》中说:“年初冬是北京青年精神上的一个早春。两本最时髦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向北京青年吹来一股新风。随即,一批黄皮书传遍北京:《娘子谷及其他》、贝克特的《椅子》、萨特的《厌恶及其他》等。”这些作品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赋予了他们对另外一种生活和人生的想象,也促使他们写下了另外一种诗歌。这些诗歌以个人为本位,表达了个体对于自由与尊严的渴望,个人立场、人道主义、现代主义等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其实,“白洋淀诗群”在《今天》上发表的诗歌,有很多是创作于70年代前期,因此可以说,没有“白洋淀诗群”便不可能有《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有更晚的“朦胧诗”了。

个人化写作的先行者:食指

“白洋淀诗群”再往前,我们可以找到食指(郭路生)。多多、北岛、林莽都曾坦言他们的写作受到了食指的启发和影响,他们称其为“启蒙老师”或“一代人的代言人”,而食指的写作风格也被认为构成了“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

早在年,食指就已创作出后来影响较大的作品《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前者所包含的对于理想、信念的执著以及悲剧性的人生际遇,后者所包含的内心的苦痛、犹疑与彷徨,都深深地激励着同样面临人生困境的年轻人,因此他的诗歌被以手抄、传诵的方式广泛流传。曾到白洋淀插队的齐简(史保嘉)在《到对岸去》一文中这样说道:“郭路生的出现极大地震撼了师友们。他对个人真实心态的表达唤醒了我,使我第一次了解到可以用诗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郭路生的诗在更大范围的知青中不胫而走,用不同字体、不同纸张被传抄着。”

食指的诗歌中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对“人”的因素的留存,人性、人道主义、个人主体的因素使他的诗挣脱了诗歌以往极具政治色彩的藩篱,表现了一个有血有肉、会疼痛、会悲伤的个体。食指及其作品的出现是对人和人心的一种慰藉,是对自己,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关怀。这种写作接续了中国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同时也开启了此后诗歌中人道主义、个性解放和现代性追求的发展之路,就此后“朦胧诗”的诗歌发展谱系而言,食指称得上是一位先行者。

通过以上简单的梳理,我们看到了一条在“朦胧诗”出现之前潜滋暗长、隐秘存在的历史河流。当然,将“朦胧诗”追溯到食指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就是“朦胧诗”最早的源头。实际上,在60年代的中期、前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出现一些与此后的“朦胧诗派”有相近追求的青年诗歌群体和写作圈子,只是目前由于缺乏充分的资料等原因,进一步的讨论只能暂付阙如。

往期回顾学林轶事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抒发爱国情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岩排版编辑:刘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1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