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奇迹余年未遭洪灾

广府古城是我国北方一座少有的旱地水乡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第三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古城四周是面积广阔的永年洼,水域面积仅次于白洋淀,依滏阳河供给及雨水积存,常年积水,处于湿地状态。

古城虽然处于洼地,海拔仅41米,比邯郸市区还低16米,不远处又有滏阳河和支漳河河水相夹,照常理来说,很容易遭遇水患,如果一但遇到大雨,城内水城外水相加,很容易形成洪灾。

但从史料和百姓口耳相传中,广府古城从未有过洪灾的记录。在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发生过一次洪涝灾害。哪怕是大暴雨,古城也会安然无恙。

广府古城的防洪排涝是怎么解决的呢?

专业人士调查中,曾怀疑城内有专门的雨水管道。但经考证和实地探寻发现,整座古城没有任何雨水排放管道。

经过对广府地图的深研,结合当地“三山不显,四海不干”的说法,参与广府古城保护规划的专家罗健敏等人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古城城内的防涝是靠“四海”的池面蓄水解决的,这得益于广府古城卓越的竖向设计。

实地探测发现,广府古城内最低点不是四个城门口,而是古城的四个角。也就是说城内雨水一旦多了,不是从城门泄出去,而是流到城内四个角位置的水池中,蓄起来。经过测算,城内四角低于海拔42米以下的部分,面积总和占城内土地面积的七分之一。用城内七分之一的水池洼地将另外七分之六的地面雨水容纳,城市即可避免内涝。

其二:对外的防洪,完全依靠城墙,它是防洪保命的屏障。历史上任何时期,广府古城的城墙都没有进行过拆毁,明朝时期,还将土墙砌成了砖墙。

广府古城的城墙东侧、南侧为滏阳河大堤,西侧、北侧亦有河堤。测量后发现,距城墙米至米不等的河堤,地势均比古城墙低3米左右。再大的洪水,能漫过河堤,却漫不过城墙。

再进一步细读广府的竖向现状图,罗健敏的小组又有了新的发现。广府大部分小巷的纵坡约为3%~3.5%,而大街的纵坡则在1.3%以下(见附图)这个坡度对地面排水是我们现代科技书和规范中采用的最佳坡度,先辈在年前就已经这样做了!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年第12期罗健敏绘

调研古城的院落,铺装基本不用石材,大部分是砖,透水性能很好。通过整体分析,广府古城就是典型的“海绵城市”,其防洪防涝的做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高度智慧,两千多年中,雨水没有浪费,完全被利用,这是今人所不及的,中国古城的营建智慧,值得全民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