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千年看雄安
文∣南皮老殷
在古老的华北大平原上,有一块巨大的水面,叫白洋淀,西邻保定,北接京城,而芦苇荡和雁翎队,则是众多后津津乐道的故事,
年,有人在白洋淀北岸划了一个圈,容城、安新、雄县三个县围成了一个特区,取名:雄安。
四年过去了,雄安彷佛被人遗忘了,除了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高铁雄安站的落成及京雄高铁的开通。
曾经有过很多关于雄安的传说,最近全网热传的就是知乎上的这篇文章:
不管知之或不知,可哈哈一笑、或会心一笑,笔者却想借着这个话题蹭蹭热度,说说雄安的几点趣事。
其实15、16年的时候,就有朋友让我囤点白洋淀的房子,我当时哈哈一笑,谁去那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外,17年夏天,我好好请了这老哥一顿大酒,顿足捶胸懊悔自己不懂得珍惜和把握。
叫雄安,明显是呼应延安的,延安对于中国革命、对于新中国的意义已毋庸赘言了,从上海滩的马当路,到嘉兴的南湖,辗转于南昌城头、井冈山上,取道遵义,暂居延安,最后进京赶考,始有今日之中华。
南海划的那个圈,是先行示范区,而真正的样板,应该是北边的这个圈,而且是一圈千年,复兴的千年。
几十万人、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不停的赶工,灯火通明,尽管了无声息,但雄安究竟在憋一个什么大招?
以前在做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污水治理与防洪防涝,以前白洋淀的水质不好,华北平原的几条水系汇聚于此,环淀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其二是淀容的不稳定,多年大旱缺水,一逢大雨又要防涝
既是千年大计,就要先做好水利设施。
其次是全国交通路网的规划和调整,17年之前,都是以京城为中心,现在要多增加一个节点,使得雄安也可以四通八达,要想富、先修路!
路网的调整可非一朝一夕之功,规划一般都是中长期的,现在突然增加一个节点,工作量亚历山大。
最后的槽点是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文明,是从西方引入的,典型标志就是下水道和交通信号灯,曾经有种说法,城市的良心就是下水道,而下水道就是给排水;能确保城市人流物流有序流通,则是交通信号灯。
过去一个农村人进城,最大的调整就是要学会交通规则和有序通行的重要性,不像过去在村里乡下,咋走都行,而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堆在一起,就需要管理,而管理是有成本的,越高效、简洁、公开、公平的管理,就需要越高的成本和投入。
大家都喜欢住别墅,可你知道别墅的物业费有多高吗?
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堵车已经是常态,不管是上北深广,还是沧州、泊头这样的地级市、县级市,未来的城市文明,能解决交通问题吗,现在已经没有西方的石头可以摸着过河。
那就自己趟出一条路来,起码雄安在探索!
无人自动驾驶、人货分离分行、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未来城市建设上,雄安是一张白纸,可以尽情挥洒蓝图。
不是很久以前,去过郑州的郑东新区,尽快市政优美、规划整齐,人烟稀少,当时本地人戏称为鬼城,没人愿意从老城区搬过去,直到市委市政府也搬进了郑东新区
未来的雄安,一定也是个令人向往的美丽城市,那里会是世界文明的高地与城市管理的典范,彰显制度的优越性,充满延安一样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近代低潮了三百年后,继续引领未来千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