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万亩,收割面积翻番白洋淀芦苇平衡
记者从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获悉,为有效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消除冬季淀区火灾隐患,按照收割计划安排,白洋淀-年度芦苇收割工作已于近期拉开帷幕,预计收割芦苇6.2万亩。
按照计划,安新县-年度计划收割面积5万亩,涉及安新镇、端村镇、大王镇、赵北口镇、刘李庄镇、安州镇、圈头乡等7个乡镇,预计年3月15日前完成收割任务。雄县于年11月底至年2月份对七间房乡1.2万亩芦苇实施试验性平衡收割,主推收割方式为冰上收割和水下收割两种,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收割企业。
据介绍,白洋淀-年度芦苇收割工作将通过中标企业进入施工现场开展收割工作。收获后的芦苇如农户有需求,允许利用一部分自身承包地范围内的芦苇。收割范围内允许苇农对所承包苇田的芦苇进行收割,产品归农户所有,农户自行收割的面积中标单位应相应扣除。
从年开始,雄安新区连续两年对白洋淀芦苇开展试验性收割。据统计,年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行动共收割芦苇3.1万亩。
据悉,白洋淀芦苇面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12万亩。此后,受气候、用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白洋淀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芦苇产业市场受经营成本和产品需求等因素影响,逐步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农民逐步放弃了苇地的种植管理,芦苇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芦苇面积一度减少到7.6万亩。自年以来,为改善淀区生态环境,雄安新区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淀和引水入淀工程,白洋淀芦苇面积达到13.4万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