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0后,小学没毕业,35岁重学拼音认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赵会革,河北保定安新县人,过去的白洋淀,现在的雄安新区。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尽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妈妈的伟大。可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我宁愿自己是孤儿,也不想做妈妈的女儿。按照传统观念,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大逆不道的,可这却是我心里纠结了五十年的感受。
好在我有一个好爸爸,在我五十年的人生中,他就像一棵大树,一直站在我身后,为我遮风挡雨,披荆斩棘。
(50岁的我跳霹雳舞是不是很帅)
年,我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就是电影《小兵张嘎》中的白洋淀。家里有五个孩子,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都很落后,而我们家依靠父亲做苇席生意,不仅衣食无忧,还能经常吃到面包、巧克力这些稀罕的东西,惹得同龄人好生羡慕。
生活没有十全十美的,虽然父亲脑子活、脾气好、善解人意,家里生活也很富裕,可母亲的性格却让我们全家都很头疼。母亲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不仅会和父亲吵架,还会打骂我们。
母亲没什么文化,除了种地操持家务,剩余的时间就在家里织苇席。要说母亲也是很能干的人,父亲走街串巷收苇席很忙,家里家外全靠母亲。
母亲干活没得说,可就是性格暴躁,脾气又急,只要不合她的心思,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兄妹五个,除了弟弟,我们都挨过母亲的打,而我是挨打最多的。
(14岁的我,在挂毯厂打工)
从八岁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像一只陀螺。中午放学回家吃一口饭,就赶紧和母亲织苇席,到点了,迅速地跑到学校,下午放学也是赶紧往家跑,回家干活。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上了两年就辍学了。
至于原因我当时太小,现在也不清楚是咋回事。也许是不爱学习,也许是家里缺帮手,反正我只知道,从十岁不上学以后,就整天和母亲一起干活,除了织苇席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我和母亲待在家里,接触最多,自然矛盾就多。
那时候年龄小不敢反抗,但心里是有怨气的,就想快点儿长大,逃离母亲身边,甚至想过自己是不是捡来的。每次妈妈骂我的时候,父亲就会护着我,从小父亲就是我心中的一道亮光。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我,却得到了父亲更多的关爱。
父亲之前是做苇席生意,九十年代又开始做涂料,生意越做越大,钱也挣了很多。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八十年代,我们家是村子里第三家买黑白电视机的,过了几年又换了一台大彩电,赚足了村里人羡慕的眼神。
十四岁的时候,我进了村子里的挂毯厂,因为多年织苇席练就的速度,织挂毯驾轻就熟,成了远近闻名的快手。
(年轻的时候我也很爱美)
那时候,织挂毯是两个人合作,由于我手快,总会把对手拉开,我就跑回家和妈妈织苇席。估摸时间对手赶上来了,再赶紧回厂里织挂毯,晚上回到家继续和母亲织苇席,虽然很辛苦,但因为白天不用和母亲在家面对面,可以减少冲突,让我很开心。
后来有段时间苇席价格涨了,供不应求,母亲一个人织不过来,她就让我把挂毯厂的工作辞掉,和她在家里织苇席。我不愿意,母亲就和我翻脸。
有天下班在村子里走的时候,看见几个小伙子在街上跳霹雳舞,感觉非常好看。我就用平时攒下的零用钱,买了几本霹雳舞的画册,里面有每一个动作的分解。不干活的时候,我就偷偷地照着书上练,慢慢地还真找到了感觉。有一次不小心被母亲发现了,好一顿骂,说我不务正业,可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就一直偷偷练到结婚前。
年村里人给我介绍对象,男方家兄弟三个,他是老小,人老实本分,就是经济条件差,和娘家没法比。我当时急于想逃离母亲身边,所以相处了不到一年,年,二十二岁的我走进了婚姻生活。
结婚后没有自己单独的房子,和公婆住在一起,我们住一间小屋。婆婆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我从小没有感受到母爱,我把她当妈妈一样对待,她也非常疼爱我,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非常好,从来没有婆媳不和。
(年我和4岁的女儿)
婚后我和老公继续打工,爸爸看我们生活拮据,年就出钱帮助我们买了一辆客车,让我们跑客运挣钱。老公考了驾照自己当司机,那会儿孩子小,就雇了一个卖票的,后来孩子稍微大点,我就开始跟车卖票。
有一天,行驶到白洋淀大桥的时候,车速很快,我又说让他开慢点,估计他当时闹情绪,一直不减速,我们两个人就吵了起来。下了桥不久有一个拐弯,迎面过来一辆拉客的三轮摩的,由于车速快,来不及避让,把三轮摩的撞翻了。
摩的上当时一共三个人,一个司机,两名女乘客,司机和一名乘客当场死亡。老公自己自首被拘留,当时家里没有一分钱,我急得要死,还听别人说死者家属要来家里找我,吓得我不敢在家里住,躲到父母家。
交通事故认定双方都有责任,爸爸和老公的叔叔出面帮着处理、筹钱,最后给死者赔了五万多,才把事情解决了。
旧账没还又添新债,买车的钱都是父亲垫的,还没有还上,一下又赔了五万,愁得我真的是哭都没有地方。爸爸怕我着急就和我说,不用着急,钱不要了。话是这样说,可我是出嫁的人,一直靠娘家帮衬,我已经十分内疚。
(年我和儿子在回家的路上)
爸爸永远都是我身后的大树,替我挡住了所有的风雨。
一年以后,老爸在县城的一所学校给我们弄了一家商店,这个生意虽然耗时间,但收入很稳定,回钱也快。干了三年多,我们不仅还清了欠老爸的钱,还在村子里盖了新房。我们的房子当时算是村子里最好的,生活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老公还买了一辆出租车。
因为又添了一个儿子,生活的担子还很重,我又开始在服装厂、鞋厂打工。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多,我觉得靠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寻思再干点啥。长大以后才知道,文化底子薄,学啥干啥都很费劲,这时候就后悔小时候为啥不多读点书。
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千万不能走我的老路。现在的社会,没文化真的是寸步难行。那时候听说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我也想把孩子送进去,可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以我和老公当时的收入负担不起。
(今年儿子上高中,比我高出了一大截)
年我看别人网上卖货,我也想做,可别说电脑了,我连汉字都认不全。这么多年到处打工,我深受没文化的伤害,可骨子里我又是一个很倔强的人,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做。
我买了张拼音挂图挂在墙上,每天晚上九点下班回家,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练。几个月后,我不仅学会了打字,还开了一个网店卖包。刚开始虽然没挣多少钱,但网络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农村以外的世界。
慢慢地线上销售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多,孩子的学费不愁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大幅度改善。生活条件好了,可劳累了大半生的婆婆却去世了,剩下公公一个人。公公的精神不太正常,不能一个人生活。
没办法,老公弟兄三个轮流照顾,而老公外出不在家,照顾公公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不仅是一日三餐按时做,还得看着他不能乱跑,身边一刻不能没人。我只好守在家里,做一些线上土特产的销售。
疫情发生的时候,在家里没事干,每天看别人拍视频、直播,我也想尝试。可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后来朋友提醒了我,她说:“你不是会跳霹雳舞吗?你就把自己平时跳的舞拍成视频。”
就这样年的2月份,我开始拍第一个跳舞的视频,没有化妆,没有道具,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田间地头拍,没想到居然很多人喜欢,一年多的时间粉丝就涨到了十七万。
因为生活的原因,从结婚以后再没跳过舞。半辈子都是忙忙碌碌的,为家庭、为孩子,不停地在挣钱的路上奔波。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还能重新捡起自己的爱好,真的是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神奇的网络。应广大网友的要求,我把霹雳舞做成课件,通过卖课还增加了一份收入。
(年我和疼爱我一生的爸爸,感谢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学习他的拼搏精神)
从小时候第一次看见霹雳舞,到现在我喜欢了三十多年。我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村妇女,有一天会通过网络教大家跳霹雳舞,这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现实。通过网络我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现在,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开始直播,和粉丝们聊天、唱歌、跳舞,然后白天做线上批发土特产的生意,还可以照顾公公的生活起居,日子忙碌而充实。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觉得,一个五十岁的女人跳霹雳舞有伤风化,可我不在乎。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我的前半生都是在为别人活,只有跳舞是我内心一直热爱的,跳舞带给我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生活无忧了,父母身体还很健康,我还有机会在他们身边尽孝。因为住在一个村子里,我经常会去看望父母,偶尔碰到兄弟姐妹们,也会坐在一起聊天,细数小时候的事,姐姐说她那会不应该仗着妈妈喜欢而欺负我……
岁月如梭,眨眼间,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而父母已经在逐渐老去的路上,孩子尚未成家立业,我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还需要继续努力。
(白洋淀的芦苇荡,乐观、坚持是我的座右铭)
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走过几十年的岁月,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我也放下了。曾经纠结的母爱,只不过是母亲的性格使然,她不是不爱我,只是不会表达。如今,她已走入暮年,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只能抓紧时间照顾他们,让人生不留遗憾。
有人说:“父爱如海,深厚博大;父爱如火,炽热燃烧。”
而我却想说:“父爱如山!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会给我力量;当我眼前一片迷茫时,他给了我方向;当我失落时,他给了我信心;当我成功时,他给了我祝贺与警醒。”
父爱,是支撑我生命的伟岸的山。
父亲用自己勤劳的一生给我树立了榜样,用博爱引领我走向幸福,今生能做他的女儿,三生有幸。而我已长大,他还未老,这是最幸福的事。
(年我和女儿,我的家乡风景如画)
走过了风风雨雨五十载,感恩父母给与我生命、陪伴和无私的帮助;感恩所有的真挚与温暖!生活宛如一面镜子,我不断地告诫自己,无论处于哪种境界都要微笑着面对,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已成过往,铭记在心,让其成为生活中的永恒。
路过的皆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期待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特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