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写一个字卖4万,却给茶馆免费题词,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苦如茶,香亦如茶。
诗由茶而生,茶由诗而美,诗茶不分,情到深处。茶,对文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历代文人都会借茶抒发感情。文人在名篇佳作中赋予了茶各种美名、雅称,比如“天然灵草”、“草中英”、“群芳最”。此外,茶还作为人情交往的礼节,以茶会友,以茶代酒。
“清茶一杯也醉人”,许多的文人都会嗜茶贪茶。其中,贾平凹就是这么一位文学家。作为著名的文学家,贾平凹的字在当今文坛可谓一字千金,一字难求,可他为了一口好茶,可以四处给茶社免费题字。
崭露头角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年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之后先后担任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和《长安》文学月刊的编辑。
从小,贾平凹就逼迫自己每天静心读书,因为他认为书之为友,不可一日不交;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可一日不读。此外,他要求自己要博览群书,不可狭窄读书。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医学书要读……,总之,能找到的书都应该去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思路广阔,不会触一而不能通三。
而贾平凹的读书方法也另具风格,他强调读书博而专,除了要博览群书,还要做到精专于一,触类旁通。有一次,他读到《白洋淀记事》这本散文集时,为了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反反复复,读了十几遍。
也正因为这样,他从中摸索出了一些写散文的门道,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对于其它的重点书,他都会坚持多次阅读,欣赏、回味、再研究,一步不少,直到悟出一些门道。
在那个充斥着为孩子抚摸伤痛、控诉罪行的文学作品的时代,贾平凹却从爱和美的角度写出了成名作短篇小说《满月儿》。凭借着诙谐、豁达、恬淡的艺术风格,该作品获得了年中篇小说奖。
之后的他,又出版了一些探索性作品,比如《鬼城》,该些作品在当时引起了文学界众多的文人共鸣,也引起了评论界的积极反响。年,他的“商州系列”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浮躁》,该作一经发售,立即引起轰动,他也借此作获得了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
之后的他更是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比如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名声四起也让他的字变得一字千金,一字难求。他的行楷书法曾标价四尺九万,一个字卖四万。这在当时的书法作品中算是极高的价了,可即使这样,买他作品的人还是门庭若市,这也让贾平凹感到身心俱疲。
与茶结缘
贾平凹的《茶事》一文,就有提到他与茶的情缘。文中,贾平凹提到,他的家乡是不产茶,人渴了就喝泉里的生水。每当大人干农活的时候,贾平凹都会用瓦罐去泉里提水给大人喝,喝完他们都会用衣袖擦着嘴,齐声说“咱这儿水咋这么甜呢”。
大学时期的贾平凹开始喝开水,可仍没有喝茶的历史。直到暑假回老家,贾平凹才喝到他人生中的第一口茶。他的几位伯叔堂兄来他家里做客,他的父亲在一只特别大的搪瓷缸里泡起了茶,招待他们。茶叶闻着有一股花香味,被开水一冲就泛了暗红的颜色,这便是贾平凹喝到的第一口茶,可他感觉并不好。
那年大旱,贾平凹和弟弟从河里挑水浇灌辣子茄子。一回家弟弟便提议泡壶茶犒劳一下自己。接下里的日子里,贾平凹和弟弟每天寻着理由泡茶喝。待上了瘾,茶却没有了。于是他们弄了些干蓖麻叶揉碎当茶叶,用开水泡着喝,结果舌头变得麻又硬,之后又尝试了泡芝麻叶,结果喝了半杯就不想喝了。
在大学的三年里,虽然读了很多描述茶的书,但他却再没有喝过茶。直到工作的时候,他才再一次喝到茶。老赵是贾平凹的同事,是他捏了一点茶叶给贾平凹冲泡了喝,还给他说了办公室里的什么人喝什么茶。
为了还老赵的茶叶,也为了不被别人误以为寒酸买不起茶叶,在月初发薪时,贾平凹花了两元钱买了一桶茶。在拿到茶后,他首先给老赵泡了一壶茶。从那时起,他便与茶结下了情缘,也慢慢懂得了喝茶之道。
当时的干部需要常常下乡,贾平凹作为编辑工,需要了解各县的文艺创作状况,因此他在秋分的时节也去到了县里。当时因为尝了青苹果而酸得牙根疼,贾平凹就拿了一个干事的一点茶叶泡了喝。
第一口喝下去,他便被这茶叶迷住了,接连续了几次水。第二天他又接连泡了几次,为了抑制住欲望,也为了不泡完别人的茶,贾平凹将门钥匙归还,去了街上的旅舍,第二天一早便搭车去了临县。
大概过了十几天,贾平凹给他去了一信,表示感激之情,其中有一句话是“你的茶真好”。从那以后,贾平凹就再也喝不下那些低端的茶叶了。
嗜茶贪茶
当了解到那是陕西南部的青茶后,贾平凹便写信给在那儿的几个同学,明目张胆的索贿茶叶,还说自己“宁可三日无肉,不能一晌无茶”。从那之后,贾平凹就陆续收到从安康捎来的茶叶。
有时为了喝到新鲜的陕青,贾平凹会亲自去到安康,他也因此认识了一批新的安康的朋友,其中更有一位懂茶道的好友——谭宗林。
他和谭宗林经常会参加一些茶社的庆典活动,经常给一些茶社提字,据贾平凹所说,西安城中的大小茶社他都去过了。他还说“为茶社题写店名,编撰对联,书写条幅,为了茶我愿意这般做,全不顾了斯文和尊严。”
他们两人还跑遍了安康许多茶厂,虽然平时惜墨如金,但还是主动要为茶厂留言。即便知道工厂侵犯了他的权益,他还是选择那样做,完全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只因他太过于嗜茶贪茶了。
以茶会友,茶如人生。品合适自己的茶,过好适合自己的人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