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留存珍贵史料天津运河号子重
艌船号拍摄现场。记者周志强摄
──“九河下梢天津卫呀”
──“呀儿哟,咿儿呀儿哟”
──“天津还有四面城啊”
──“呀儿哟,咿儿呀儿哟”
……
日前,在汉沽盐业风情游览区内,“弘顺号”木船艌船现场,伴随着清亮整齐的铁器敲击声,消失半个多世纪的天津运河号子重又响起。
76岁的天津运河老船工顾宝地坐在木船上,容光焕发,大声领唱着艌船号子。10位来自蔡家堡当地的70多岁老渔民在船下一字排开,和着号子,挥舞榔头,有节奏地把沾有油灰(桐油和白灰捣成的腻子)的丝麻一点点凿进船舷木板缝隙。
西青区档案馆组织的口述档案拍摄团队,用多个机位悉心记录着这一珍贵时刻。馆长杨鸣起尤其激动:“根据我们多年寻访,顾大爷是如今西青唯一一位会唱运河号子的老人。今天的拍摄,我们足足盼了9年。”
01::28寻找一声天津的运河号子
千百年来,有集体劳作处,往往便有劳动号子。声声号子,一方面可以统一步调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可以振奋精神缓解疲乏。
大运河上,一代代船工跑船拉纤,形成了艌船号、打篷号、拉纤号、起锚号、撑篙号、摇橹号、绞关号等十来种运河号子。号工专门领号,号工唱一句,船工接号和一句。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各地运河号子唱法不一,各具特色。
年,杨鸣起在媒体工作。配合大运河申遗,策划组织了西青区“寻根大运河”系列采访活动,在对西青界内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又沿京杭大运河对30多座城市展开寻根之旅,相继拍摄到沧州、德州、淮安等地老船工唱的运河号子。遗憾的是,始终没能找到会唱天津本地运河号子的老人。
年,杨鸣起在一次采访中意外了解到,天津群英武学社社长顾宝地是位运河老船工,打小跟着父亲簰船(制造木船的俗称)、跑船,会唱天津运河号子。
杨鸣起当即找到顾宝地,希望完整拍摄记录老人会的所有号子。顾大爷同意,但有前提,要有有桅、有帆的大木船,“没有这样的船我唱不了。”这可让杨鸣起为难了。
搁以前,大运河上千帆竞发,找个百吨大木船轻而易举。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运河上的木船便渐渐销声匿迹。随着造船技术发展,如今的船都是铁船,上哪里找大木船去?这些年,杨鸣起先后去了我市的七里海和河北省的冀州湖、白洋淀寻访,都没有找到顾大爷要的大木船。时间一天天过去,心愿熬成“心病”。今年3月听说顾大爷腿上做了手术,杨鸣起越发着急。
一个偶然机会,杨鸣起从朋友处得知,汉沽盐业风情游览区内有一艘木制大帆船。照片给顾大爷发过去,虽然是海船,与河船样式有些不同,但顾大爷还是答应了。
01:57同一颗传承传统文化的心
陈列在汉沽盐业风情游览区内的这艘船,名叫“弘顺号”。年,有着多年历史的汉沽蔡家堡渔村搬迁。年,为留存古老的渔家文化,蔡家堡的老渔民们凭借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仿照古时帆船样式,手工打造了这艘12米长、4米宽的木制渔船。9年来,老人们对这艘船爱护有加,当年参与建造这艘船的赵加苓、赵学喜、刘翠和、刘翠祥等人一直在对船进行保养,目前船体状况良好。
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找会接号的老船工。建造、保养“弘顺号”的蔡家堡老渔民,都会唱渔家号子。一了解,渔家号子跟运河号子有相通之处。在蔡家堡非遗文化传承人刘翠波等人的联络下,10位70多岁的当地老渔民一致同意参加拍摄。
新的问题又来了,唱艌船号子,需要每人一套艌船工具,包含两种宽度的凿子等,市面上买不到。好在蔡家堡跟船有关的各种行当都有传承,老渔民中有会打铁器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手工锤打,艌船工具终于备齐。顾宝地也从家里带来了唱艌船号打点儿(敲打出节拍)用的“喜钉”(一种顶上带圆帽的铁柱)。
10月30日一早,顾宝地和蔡家堡渔民这河海两路传统文化传承人冒着大雾在“弘顺号”聚首,热情高涨。双方一交流,老渔民很快能够领会运河号子的接法。10月30日、31日两天,顾宝地带着他们,边排演边录制,原原本本再现了大运河天津段过去流传的艌船号、打篷号、拉纤号、起锚号、撑篙号等主要运河号子。
让更多人了解灿烂的运河文化
艌船号子急促,撑篙号子悠扬。不同节奏的劳动对应不同节奏的号子。有的号子连续录三四遍,顾大爷的唱词都不一样,一会儿是河上行船的吉祥话,一会儿是老天津卫的风俗地理,一会儿又换成了民间传说。顾大爷介绍,号子讲究“见景生情、随机应变”。唱词有一些固定的套话,也讲究顺手拈来的新鲜劲儿。有时候风趣幽默,有时候加油鼓劲儿,有时候唱的则是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打篷号响起,领号的顾大爷唱一句,接号的船工们整齐洪亮地跟一句,用尽全身力气将船帆一段段拉起。热火朝天的场面,引来许多在附近参观的游客,老人们唱得更有劲头。四野空阔,一帆提升,劳动者集体有节奏的呐喊声充塞天地,大运河的千年记忆、万丈豪情,仿佛在这一刻复活、奔涌。
“对了,是过去那意思。”拍摄间歇,顾大爷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从找船、找人到找工具,从桐油、白灰、丝麻到捣油灰的杵子,“讲究”的结果是传统运河文化的逼真再现。
运河号子拍摄完成后,西青区档案馆又给顾大爷录了运河记忆口述。
“这些年来,西青区一直在抢救性地挖掘、留存、整理大运河文化史料。我们拍摄了许多与运河文化相关老人的记忆口述,希望为历史留下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杨鸣起介绍,这次天津运河号子的拍摄非常成功,后续将通过出版、展览以及新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来了解、 “西青区正在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园储备更多优质的运河文化内容元素。”杨鸣起说。
全部拍摄结束后,顾大爷被一群过来旅游的小学生围住了。大爷乐呵呵地给孩子们讲过去船上的生活,一句句教唱运河号子。孩子们听得入迷,学得开心,也试着接起了号子:
──“老几位围这儿唱起来呀”
──“呀儿哟,咿儿呀儿哟”
……
来源:天津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