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萦绕童心白洋淀菜系之三十五
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多指菜品,而多好的菜也不能称为主食,主食一词揭示了中国人饮食的认知规律。白洋淀地区的主食主要是小麦玉米等五谷杂粮,各种各样的没有细数过到底有多少,好吃的不好吃的都曾经是我们的“钢”。
过年过节时好吃的多,但节令性强,平时的吃食也就是凑凑合合、饥一顿饱一顿,什么窝头咸菜、饼子咸菜、山药熬粥、高粱米饭、薯干团子、野菜糊饼等。那时候,还真没副食什么事儿,除了腌咸菜、熬白菜、酱和咸盐,很少吃到别的蔬菜,更别说鸡鸭鱼肉了。
白洋淀的节令饮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从腊八粥开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烙饼摊鸡蛋,正月十五闹元宵等等,一年当中都非常重视每个节令。每个节令有每个节令的讲究,也有每个节令的个中感受和思念,端午粽子就是白洋淀人饮食文化的缩影。
现在人们吃得健康养生的粗粮是小时候的家常饭,现在人们都很爱吃,觉得很好吃,可小时候吃着这些东西不是味,上顿吃下顿吃顿顿吃简直难以下咽,有时还吃不上。小时侯吃粽子和现在倒有相同之处,新鲜、好吃、解馋,直到如今也不遭人嫌弃,还是都那么喜欢。
白洋淀的芦苇荡是天然的粽叶产地,不用东奔西走,打鱼捞虾之余顺手劈点儿苇叶,用水泡软即可包粽子。白洋淀物产丰富、遍地是宝,可原来最值钱的芦苇到如今除了苇叶的这点用场,别的就没人要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尴尬玩笑。也正是没人要了,芦苇才又成为白洋淀的原生态,才又成为白洋淀人的金山银山。k
六夏日伊始,端午佳节,最是那一缕清香飘过时光;日光氤氲,午间汗露,最是那一股蜜流浸透心田。粽子很小,幼童的一只手便可捧起;粽子又很大,裹不尽的乡愁和温情,盛满了可口的食材,也盈满了儿时的柔思。
家人们聚在一起,你一手我一手包出来各式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时候,大人们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述端午和粽子的来历。粽子不但包住了美食,也包住了沧桑的历史,更包出了全家人或温馨或诙谐的幸福。
一个家里最大的铁盆里盛满了水,水是乳白色的,水里泡着厚厚的黏米,水面飘着鲜红的枣子。碧绿的苇叶三两成叠,双手各执一端顺势一卷即成圆锥形的盛器,然后左手捏住芦苇交叠部位,右手从水里捞出一把米放入苇叶,多余的水就顺着下边的漏斗泻下,再捞一两个枣放到米上,双手一合用交叠的部分象盖子一样把口盖上,最后用线扎紧,粽子就包好了。
大人们承袭和集中了多年的智慧,总是一遍一遍地教给我们包粽子的精髓。“左转右,成漏斗,放米装枣,盖上拴绳”,口诀简洁易懂,给初学者很大的帮助,饶是如此没包过的仍是不免洒汤漏米、不成样子,但其中的乐趣却装满了全家人的心。
煮熟的粽子略显发黄,水渍渍的个个精神饱满,但因为粘性大不让多吃,最多饭前一个饭后一个,还美其名曰“饭前开胃,餐后甜点”,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粽子不是完全的主食。除了粽子还有其他的主食,这是何等的一份奢侈。
吃粽子总是弄一手的粘,怎么擦都擦不掉,腻腻乎乎的实在不舒服。大人们早都嘱咐过了,有的甚至给剥开递给孩子们吃,但一不小心还是粘到粽叶上,小手就左手帮右手右手择左手,结果越甩越粘。吃粽子不吃到满手满脸的粘,就真的不像吃粽子,那是粽子的一部分。
聚拢一方五谷之气,摊开便是人间烟火,同于一幢屋檐下,暖亦世事,温也万家。小孩子们吃出来的味道并不多,就连大人们时常回想的也是那份艰辛和那份艰辛中的快乐。一家子人做出来的东西吃得从来都不是味道,而是心意、是圆满、是和乐、是希望。
切糕是白洋淀地区后来新生的行业,一辆自行车带着一大块切糕,象磨盘,去到很远的地方售卖。切糕盖着厚厚的被子,被子里边还有一层薄膜,卖的时候掀开被子和薄膜,用刀竖切成菱形块。切糕的中间是密密麻麻的枣子,上下各有一层黏米,切开的截面红黄相间煞是诱人。
乡民引吭的高声叫卖:切--糕,带着满街的余香飘忽而来又飘忽而去,我们跟着看出很远,目送着车子不见了踪影。虽然没有粽子的那股清香之气,但在端午之外的日子里能让人想起一年一度的粽子节,回味那浓浓的氛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