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荷花淀派文学的又一种诠释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歌剧《雁翎队》演出照。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专家评剧
荷花淀派是冀中抗战文学的杰出代表。人们把其特点概括为清新柔美,朴素明丽,恬淡雅致,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由于展示了战争状态下白洋淀的水美、景美、人情美、人性美,所以荷花淀派文学在众多战争文学中独树一帜,格外耀眼。在荷花淀派文学问世70多年后,如何用戏剧的方式表现当年冀中抗战那段艰苦卓绝、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彰显荷花淀派文学的艺术魅力,恐怕是一个较大的创作难题。多少年来,创作一台既能集中反映白洋淀军民抗战的历史又能较好体现荷花淀派文学风格的戏剧,一直是人们努力探索的方向。歌剧《雁翎队》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这种期许已久的等待。
在充分尊重荷花淀派文学风格的基础上来组织戏剧矛盾,展开戏剧冲突,是歌剧《雁翎队》的内在叙事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以景牵情,缘情造境,事随情移,情事相生。一切的爱恨情仇,都源于对美丽水乡的眷恋和深爱;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来自对亲情乡情的炽热和浪漫;始终的风云变幻,都蕴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匠心造画,营造清新幽美的水乡景象,实现人在画中显、情在景中展、事在境中变的叙述效果,是该剧刻意坚持的一个艺术追求。从剧中几个场景的安排,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创作意图。其一,大幕拉开,天边缭绕的晚霞,金色袭染的芦荡,夕阳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小船从远处划来,犁开一池萍碎,俨然一首暮湖归棹的田园诗。然而就在这种静美秀丽惬意恬淡之中,却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气息。其二,水上游击队成立,守护家乡的号角吹响,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此时观众并没有感受到战前的紧张和焦虑,看到的却是碧翠的荷塘,田田的荷叶,渔事劳作的惬意,还有女主人公英莲的甜美歌声:“风吹十里荷花香,哥哥撑船妹摇桨,撒下渔网捞太阳,拨开莲子细品尝。”其三,英莲为救小菱而牺牲的场景令人震撼:残阳如血,芦花飘雪,青碧中一袭夺目的红衣,那是英莲就义的绚丽。
弱化战争场面,沉静平和地处置突变事件,在波澜不惊中化解一次次危机险情,是该剧对荷花淀派文学的又一种诠释。尽管舞台上炮声隆,弹穿梭,浪花激溅,火光烧天,却不渲染残酷恐惧情绪。边歌边舞的处理手法,给人感觉那似乎不是在打仗,就像平时捕鱼捉雁一样。在处理汉奸告密、军情泄露、游击队危机四伏等场景时,也是淡然处置,轻松化解,不多施笔墨。
也许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体现荷花淀派文学的特点,该剧才选择了这样的叙事方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我们习惯了戏剧鉴赏的通常模式,才会对另一种风格的戏剧产生一些不理解,形成预设鉴赏障碍。其实,认真揣摩一下该剧主题歌,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鱼儿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雁儿雁儿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