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散发生机活力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秋天的白洋淀,水光潋滟,满眼的绿色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态之美。通过生态补水和科学保护,白洋淀水域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也让白洋淀成为了运河生态带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更为雄安新区千年计划铺垫了绿色底色。
近年来,白洋淀生态清淤、百淀连接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淀区水流水系通道打开,水动力条件改善,一系列措施明显改善了白洋淀的生态,野生鱼类和野生鸟类等正在逐步恢复。
近日,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头潜鸭幼鸟出现在白洋淀的广阔水面上,跟随着父母一起自由自在地游泳。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是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多年前它们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由于过度狩猎和栖息地生态恶化,繁殖和越冬的湿地被破坏等多种原因,青头潜鸭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刘洵表示,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类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青头潜鸭对环境极为挑剔,水质、气候、水草、食源都是影响它是否经停与驻留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它们不仅在白洋淀安了家,还生了崽。这都说明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据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监测,目前白洋淀鱼类种类已恢复至46种,白洋淀重现鳑鲏鱼、龙虱、青鳉、银鱼等土著鱼类,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19种,白洋淀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
白洋淀身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护华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段时间以来,位于大清河流域的白洋淀遇到了干涸、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设好雄安新区,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治理和保护自然生态时要坚持系统思维。从白洋淀“淀干无鱼”,到现在的鱼跃鸟飞、浮翠流丹,得益于修复水面增水,修复水质清水,修复水生态活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