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家看那棵雷劈过距今最少100多年的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前言:

树里有一棵不知是什么年代被雷击过的大杨树,小时候路过的时候总觉得很阴森,每次路过的时候不敢看向树的方向,在加快脚步逃离这里同时还用眼偷偷的瞄生怕有什么出来伤到自己。

村子的由来

我的老家在河北保定下面一个县里,是典型的华北农村,因靠近流向白洋淀的大沙河,因为水草丰富村子里口口相传为赵国的一个养马场,世代守着村里的几亩地靠天吃饭,又因村边守着一条大沙河,在没有修王快水库前还得看河神的脸色活着。

在80年代以前村子里水草丰富、鱼虾成群、芦苇丛生,留下了我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我们村往南,有一个“钓鱼台遗址”,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前几年听说有人组织了人员去挖掘,好像考古。

图一、约是80年代末盖的房子

大杨树的由来:

我们村那棵被雷劈过的大杨树(我们老家所谓的雷劈就是雷击)被雷击的具体的年代早已无法考证,我问过父母,他们也说不知道具体年代,从他们记事起这树棵就已经好多年了,但在60年代好像还被雷劈过一次,若是这么说起来,这棵树最少有年的树龄,挨了两次雷劈了。

大杨树是在一个土岸的下方,土岸的上方是村里最早的扫盲班,后改农民夜校,最后改成了小学校。

这棵树北面是上个小坡,我小时候站在坡顶上就看到与树顶平行。按道理说这棵树的位置藏风纳气、不是最高,为什么遭雷劈呢?

由于这几天阴雨绵绵,我怕我的土坯房子塌了,所以今天我又回家看了一趟老宅子,没事,挺好的,墙角也没有老鼠打的洞,房顶上的彩钢瓦也没有被风吹跑,都还在为老宅子遮风挡雨,看着没事我就去看了一下那个老杨树。

道路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两边也没有高岸,道路也铺上了水泥,一切都变那么平坦,甚至地形都变了,没一丝我记忆中的模样了。

顺着记忆中的路找到了大杨树,虽然部分干枯了但大杨树依稀还有当年的模样,似乎是我儿时记忆中的样子,只是我停车下来看老杨树时心里却有了莫名的恐惧,这可能是小时候留下的阴影吧?

老杨树还在,没有伟岸高大的树干,所以看着也没有当年气势了,更没有没有了像大伞一样的树冠和记忆中茂盛的树叶,远远的看去更像一堆杂树窝一般。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这里烧香烧纸了,还建了供台与台阶,在当年我小时候别说烧香烧纸了,就是家里供个灶王爷都会被生产队批评,对了,我们这里的灶王爷是两口子,分别是灶王爷与灶王奶奶。

偶遇“守村人”

有打扫卫生的一个人见我停下车,就问我找谁?我说谁也不找就看看成大杨树,没成想这小伙子还认识车牌,说你不是我们村的,你要干什么?不得不说这小伙子警惕性还挺高,不过看着他傻傻的模样,似乎有一种“守村人”的气质,我就问他,你叫姓什么?得知是本家后,我问他你爷爷叫什么?他说叫什么什么,我告诉他,我是老四股家的老四家的老大家的那股,你得管我叫老爷(爷,发三声,老祖宗的意思,是和他父亲的爷爷一辈)。

好家伙,可不得了了,这家伙马上就和我论开了,说我是那一股那一支排行老几,论到最后他比我还清楚我们家的排行、脉络以及祖坟在哪……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说清楚的,更何况20几岁的人了,吓到我了……

我信“守村人”这一种传说,别看人家说话不利索,脑子似乎不灵活,但对村里的事却了如指掌,他喊我声老爷,然后向我讨要香烟时,赶紧给了一包烟。

我问他,这树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他告诉我知道,说是雷劈了,我问为什么劈两次,他惊讶的说你怎么知道是两次,知道这个的不多了……

然后告诉我说:不让说。我问他谁不让说,他说:他不让说……我里个去呀,这事还闹大了。

他说完就疯癫癫走了,我不管那个,掏出手机就拍,拍完上车就走,一边走一边拍当年那些新盖的、现在废弃的房子,见上图。

看着当年气派的、让人羡慕的大门,现在却废弃了感慨万千。

后记:

春去秋来,转眼人生是甲子年,再现在回过头再看当年的一切,似乎都是那首“空空诗”写的那样。当年为田边地头打架的人早已不在,而田地早已荒废杂草丛生,什么是你的我的?而当年为了墙角打架打到头破血流的两户人家,门前都布满了枯叶与树枝,估计再下一场雨就会长满杂草吧?

也许我们真正在意的不是现在得到了什么,而是童年时拿着槐花跑回家时的喜悦,还有晚饭时父母拿着条帚疙瘩满天世界找我们的场景。大概我们期待的不是现在的呼风唤雨,而是过去有人为我们遮风避雨、有人关怀的回忆。所以,为了明天更美好,努力挣钱吧,加油,兄弟。狐仙.4.24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6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