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扮靓千年之城人民资讯
来源标题:“华北明珠”扮靓“千年之城”
白洋淀码头改造后焕然一新。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近处,建筑为媒、日光为笔,勾勒美景;远处,碧波万顷、荷塘苇海、淀城共荣。任谁看到这淀水林田草有机统一的生态之韵,都会忍不住赞叹:“好一片水清苇绿好风光”。
记者18日获悉,白洋淀码头及周边道路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正式竣工,白洋淀景区也重新开放试运营。这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最新成果,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正以崭新的姿态为“千年之城”增光添彩。
白洋淀码头焕然一新
年10月,安新县文旅局发布通知,因码头提升改造建设需要,暂时关闭白洋淀景区。等待19个月后,一个全新的白洋淀码头揭开面纱。
设计上,白洋淀码头依托荷塘苇海的风貌格局,取法自然,利用新老堤之间的地势高差,塑造出包含九流入淀、围埝景观、淀泊风光三大主题的微缩白洋淀体验区,并配建了生态科技展示馆和三座游客服务中心。
这四栋建筑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生态科技馆是钢结构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台基、架构、屋顶的三段式特征,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展示空间,对应着白洋淀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三座游客服务中心是木结构为主,以水滴般的建筑形态点缀于微缩白洋淀的中部区域,仿佛三叶扁舟停靠在老堤旁。
“一池三山、九流入淀,这是对景观的提升,也是对生态的保护。”北京城建集团白洋淀码头及周边道路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张鹏说。
芦苇屋面留住乡愁记忆
记者注意到,作为白洋淀一大特色的芦苇,以建筑屋面主材的形态出现在改造后的白洋淀码头。生态科技馆像是带了一顶金色的“芦苇帽”,三座游客服务中心也以统一的芦苇屋顶呈现出一组停泊在淀上的船屋意象,塑造出别样的淀泊风光。
“芦苇是人们有关白洋淀的乡愁记忆,也是改造施工中的难点。”张鹏指着屋面说,放眼全国,芦苇束屋面的建筑较为罕见。
吨的干芦苇,是如何铺排到屋面上?张鹏揭秘,建设工人先用不锈钢丝将芦苇绑成束,再一层层向上堆叠。为了增加强度,每一层芦苇束中间还放置了不锈钢压片。仅生态科技馆的芦苇屋面,约名工人就忙活了两个月。
“千年之城”的起航点
逐步向城市滨水生态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转换的白洋淀码头,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最新成果,也成为淀泊风光的最新组成部分。
“一望湖天接杳茫,蒹葭杨柳郁苍苍。”
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汇集了上游自太行山麓发源的9条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多条沟渠、河道连接的个大小湖泊群。千百年来,村民们以白洋淀为源,淀中盛产的鱼虾、水稻、芦苇,曾造就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然而,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一度让这颗“明珠”蒙尘。
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后,恢复和保护白洋淀生态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确定了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攻坚、纳污坑塘整治攻坚等6大专项攻坚任务,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快手昵称为“快乐老船长”的村民邵小贝,是邵庄子村的第一批直播达人。三年来,他的直播镜头中,白洋淀的水一天天好起来、亮起来,淀中的鱼虾一天天多起来。“老话儿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挨着白洋淀,更得珍惜它。”邵小贝的眼中,如今的白洋淀,处处是美景。
数据披露,年,白洋淀水质已实现“全域Ⅳ类、局部Ⅲ类”的目标,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春风拂京畿,潮起白洋淀。”一艘艘游船正载着游人从全新的白洋淀码头驶出,驶向“千年之城”。
本文来源:千龙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