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好一棵树,比如白洋淀边那棵树
国画大家梁树年先生说:我主张初学画山水要先学画树,不只是因为“树”在山水中用处最多,而重要的是练习用笔用墨。
梁先生还说:初学者不要只在几张范画上下功夫临摹,要多在大自然中写生、观察、记忆。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自己的见解,而自己的见解正是要在通过观察自然和学习前人之后才产生出来的。
白洋淀边的树,每一棵都是乡愁的记忆。
有理论家认为,树画好了,山水画即成就了一半。我认为此言不虚。树在山水画中亦十分重要,历代不乏画树高手,芥子园画谱中对各种树的画法及出枝勾叶皆有详尽描述,是初学画树者必读教材。然而,要表现现代山水画中多姿多彩的各种树木,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会,多写生,多感悟。
木已成舟,这些淀边的树木,不知道哪天,就会化身成为一艘淀上的小舟。
这是掩映在树林中的小屋,还是栽种在房前屋后的家树?
树因其品种、地域、季节不同而姿态各异。树亦有单株、双株、多株并生之别。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如果没有树,还能感受到吗?
画树需处理好枝叶穿插,要疏密有度,不可均衡布墨。出枝要避免双枝平行和三枝以上同点交汇。画多株树木不仅要处理好远近虚实关系,而且注意树冠要有通透处,透则活,堵则板。
画树应表现其个性。如松之挺拔,梅之高傲,槐之古朴,柳之轻盈-------应各具其韵。
画树贵在有动感。高手画树能使人感到树在随风摇曳,富有生命韵律。赋予所绘之物以生命方称其为佳品。
以上画作和文字,均来自王福增先生的美篇。其中也有编辑牛黄解读的乱语。
篇末有一位和平龙哥的留言,是这样说的:
每一张画儿都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非常贴近生活。每张画都非常有意境每当看到您的画时,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是农村长大的,在农村生活的十几年,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年,农村的生活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生活在城市里,常常想念农村的情景。虽然不能在那里生活,但是在曾经的画中,感觉我已经走进了农村,走进了昔日少年时代的生活。
王福增,河北雄县人,省直政法机关干部。自幼随祖父习字学画,山水花鸟人物无不涉猎。幼年家乡自然风光及乡情文化的目染与浸润,注定了一生乡愁文化的翰墨情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故乡题材主题性国画创作,形成自己独特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乡愁系列国画作品,引起业内专家学者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