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记忆曾经离不开的锥子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笔者小时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锥子是家庭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就像针线,顶针一样必不可少,或者放在抽屉里,或者放在针线笸箩里,随用随取,信手拈来。

锥子,不论木头把儿还是铁把儿的,前面都有个“卡子”,可松可紧,用于拆卸、固定锥条。锥条就是一根没有针眼儿又长又粗的大针,锥子长期使用,锥条可能会被崩断,这时就要卸下来更换新的。

由于锥子是常用工具,锥条又是易损部件,所以购买锥条并不困难。城里的百货商店、供销社,村子里的小铺儿,以及走街串巷换泥娃娃的,基本都有各种型号的锥条,什么时候需要了什么时候可以去买。

锥子最主要的用处是做鞋,纳鞋底需要锥子,上鞋帮同样需要锥子。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妇女随身携带着锥子、麻线和针纳在鞋底,屋子里屋子外,一个人几个人,边纳鞋底边聊天,张家长李家短,高谈阔论不亦说乎。

鞋底由多层布组成,比较厚,俗称千层底,仅靠手劲儿难以把针穿透,需要先用锥子开道。用锥子扎成针眼,然后再用针把线穿过去。有时候光锥子还不够,还得借助钳子的威力,拔起针来更是得心应手。

一双布鞋看上去也许平平常常,根本算不不了什么,但那时候人口多孩子多,每人每年都要做新鞋,单的棉的。从打夹纸、纳鞋底,到把鞋面、鞋底绱到一起,黑天半夜,反反复复,需要凝结多少劳动,付出多少汗水啊!

锥子除了做布鞋,还可以用来钉本子。我们小时候,本子没有现成的,都是买白纸裁了自己钉。而在当时,订书器还是稀有之物,在农村非常罕见,我们都是先使用锥子扎眼儿,然后再用针线缝上。

不仅如此,就是一些财务人员的账本也往往是采用同样的模式。当然,由于有些账本比较厚,财务人员使用的锥子自然要比普通的锥子大许多,直到后来出现了专门为账本打眼的工具为止。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皮鞋、运动鞋、休闲鞋等纷纷登台亮相,布鞋的销量急剧萎缩,自己做布鞋的更是相当罕见。

由于锥子是布鞋时代的产物,没有做布鞋的了,也没有缝缝补补的了,锥子渐渐地也就退出了大众视野,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锥子为何物了。

雄媒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天高云淡

推荐阅读

网红打卡地

千年秀林里的一颗杜梨树

好消息,白洋淀将开放运营!

雄安又一重点单元下月开工,先期投资达13.92亿

头条

雄忻、雄商,这两条铁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宣武与协和,雄安2医院够不够?

雄安4所高校,有意思吗?

重磅!雄安4所大学和1所国家医学中心位置确定!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