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妇做自媒体月入过万是一件好事,值得

文:葛维屏

最近,山东农妇做自媒体收入每月过万的消息如一石投水,激起万层波。

只是后续报道说,这个与农妇自媒体相关的工作室已经关停了,这个结果,倒是有一点出人意料。

个人觉得,工作室关掉与否,应该与内容有关,不应该与从事这个自媒体的人有关。

在当前的社会整体氛围里,好像农妇是一个低档次的群体,她们没有理由也插手具有高大上品位的自媒体群落。

我想,这背后或许能找到些许傲慢与偏见吧。

这使我想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在荣国府里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过的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闲下来,用吟诗作对来打发无聊的光阴。但是他们接触不到地气,看不到大千世界,人造的大观园只是一道假风景,与真实的现实生活差距甚远。

这时候,刘姥姥来了,刘姥姥出没在农家地头,为生计所迫而四处奔波,她带来的是农村一线的生活气息,所以她在大观园里讲讲农村的事情,立刻让城里的富人们觉得新鲜有趣。

现在这些做自媒体的农妇们也是这样的。她们身在农村,扑眼所见,都是远离喧嚣的广阔天地,但互联网的那头,联通着有各种需求的城市里的好奇目光,她们把她们农村里的那些鸡毛零碎的琐闻轶事,整理成简单的信息,或图片,或文字,关键的后边,是能接地气,满足了城里用户的好奇之心,这是她们自媒体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农妇做自媒体都是一件好事。

而实际上,如果从历史的轴线上看农妇,也千万不要小觑她们。近代史上一些著名的角色形象,都不是农妇么?

那个以“红嫂”形象面世而体现出军民鱼水情内质的女性,不是一个农妇么?

那个唱着山歌传播着正能量、打败了秀才老爷的刘三姐不是一个农妇么?

那个在铁道游击队里发挥着重要润色作用的芳林嫂不也是一个农妇么?

过去农村有一段时期,还曾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城里人到农村去接受农民们的再教育,农村的天地应该大有作为,都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导向。

一些著名的作家深入农村,都带动了那些农妇们的命运的变化,像孙犁的白洋淀,柳青的陕西农村,周立波的湘西山下,那些作品里的农妇,都留下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动人形象。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上海的连环画家下放到金山农村,悉心地把绘画技术传授给那些农民、农妇,带动了金山农民画的蓬勃兴起。

可见,让农妇们发挥她们的智力天赋,展现她们的并不庸常的内心,是历史上的一段曾经的常态。今天,大量地滞留在农村的农妇们,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她们忽略掉,拒绝她们对互联网时代的参与与介入呢?

因此,既然从历史上看,中国农妇的潜力从来都是不应该忽略的,她们应该站到时代的前沿,与互联网对接。过去经常谈到“互联网+”的种种可能,现在互联网+农妇,创造出了新的信息输出形式,不也是一种新的创意么?

自媒体难度并不大,就像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也能成为发布舆论、谈天说地的话题中心,因为刘姥姥手里有她能够输出的信息,而这个信息,也有着被需求的市场,这样刘姥姥讨人喜欢也是一种必然现象。

当然刘姥姥后来掌握的信息被榨得差不多了,她就开始胡编烂造忽悠人了,贾宝玉就被刘姥姥很好地忽悠了一次,非要到乡间去寻找那个红衣小女孩。这时候,就有必要对刘姥姥加强审核与管制,而这正是今天的自媒体时代管理部门应该做的事。

就如山东农妇,如果她们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受到欢迎的,那么,她们所开立的平台,就应该有必要让它存在下去。如果这些农妇整天干的就是搬运工的盗窃职责,那么,把她们封掉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切,关键是依托自媒体的审查机制,打击信息的偷拿扒窃行为,而不是因为这些自媒体的从业者是农妇就给它一锅端掉。

互联网的重要意义,是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送,是众生在互联端两头的平等,早期互联网流行一句话:如果有一条狗上网,又有谁知道呢?那时候还强调互联网的虚拟性,而今天,我们知道互联网还有现实的坚实支撑。

农妇们也应该在互联网时代拥有她们所应该获得的权利,她们在自媒体发展中借助她们合法的权利,获得收入,是一件好事,是互联网魅力的一种自然展现。只要这些农妇不违法,完全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些收看自媒体信息、也偶而制造自媒体信息的人,也应该向这些农妇学习,共同促进自媒体的繁荣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