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革命老区到雄安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zjdy/171112/5837776.html
01:59

白洋淀,曾是英雄雁翎队伏击日寇的主战场,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如今,这里是雄安新区生态建设重要战场,书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传奇。

红色精神依然闪闪发光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

今年68岁的王木头每天一大早就来到村口的码头,摇着小船走水路到白洋淀抗战纪念馆上班。作为讲解员的他,白洋淀畔的红色故事讲了一辈子。

王木头(左一)在白洋淀抗战纪念馆内讲述雁翎队抗日故事(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王木头说,这首记录抗日战争期间雁翎队神勇表现的民谣,至今仍在白洋淀一带传唱。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个淀泊星罗棋布,条沟壕纵横交错,是天然的游击战场。王木头说,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淀区人,拿起猎枪、渔叉、大抬杆土炮,组成了雁翎队。

打鬼子、端炮楼、除汉奸……从年成立到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多人,与敌军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

雁翎队打鬼子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多年来,听我讲解的游客超过了万人次。”王木头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雁翎队,我会一直讲下去,直到讲不动为止。

70多年后,“雁翎队”精神,依然闪闪发光。

游客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乘船游览(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白洋淀旅游热愈发升温。年,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9万人次。

不仅红色文化在传承,还有活跃跃的创造。王木头说,大家现在都为新区建设而奋斗。

让“华北明珠”重绽风采

年初,一个令人喜悦的消息传来: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双下降”,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

47岁的安新县赵庄子村村民赵辉说,白洋淀能变干净,他的渔网被清除值了。

4月10日无人机拍摄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庄子村。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白洋淀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上世纪60年代起,受气候干旱、上游断流等因素影响,白洋淀干淀现象频发。粗放式发展更使白洋淀陷入了污染的恶性循环。

蓝绿是雄安的底色。根据规划,雄安未来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

新区设立后,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强化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

年,新区清理白洋淀围堤围埝及沟壕水产养殖处,养殖面积9.1万亩;排查、整治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个。

这一年,养了8年水产的赵辉,带头将渔网清理掉。“开始清除渔网时,心里不好受,毕竟靠着它养家糊口,多的时候一年能赚几十万。”

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了,每家每户的污水全部收集,如今的赵庄子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是白洋淀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之一。“新区设立后,我们村变美了,设施改善了,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白洋淀游玩。”赵辉说,今年计划开个淀上荷园度假村,转型搞旅游。

守住文化根脉留住记忆乡愁

白洋淀文化资源丰富,作家孙犁笔下的荷花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无不令人神往。在这里,有圈头烈士祠、赵北口戏楼等历史文物古迹,也有安新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船在白洋淀旅游码头内行驶(4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雄安新区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就主动对历史文物、历史风貌、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

雄安新区活跃着一大批民间艺术团体和个人,雄县古乐、安新圈头音乐会、容城沙河营百年剧团……他们以农民为生力军,世代相传,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艺术修养的养成作出了贡献。

新区成立工作专班,深入村庄一线调查走访,并将非物质类乡愁遗产的类型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十几个类别,目的是引导群众树立文化自信,为新区规划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规划组组长夏雨介绍说,新区规划建设局对“乡愁点”开展校核、补充、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一批承载着雄安新区人民记忆,凝聚着新区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愁遗存被登记造册、建档存根,形成了总数为项“乡愁点”的数字坐标总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