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花淀派的形成问题前景问题,命
作协河北分会、河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河北文学》编辑部、《长城》文学丛刊编辑部,最近联合举办文艺理论写作班,就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问题,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当代文学史上,是否形成了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是这次讨论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认为,文学流派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文学主张、创作方法、审美趣味、政治思想倾向等,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一些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
而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一,要有一个以有影响的作家为代表的作家集群;二,这个作家集群要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政治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三,这个作家集群的作品要有相近或相似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流派风格。同志们以此为依据,对是否形成了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在当代文学史上确实形成了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许多同志指出,荷花淀派发端于四十年代,形成于五十年代。孙犁同志在三十年代末开始文学生涯,四十年代中期写出了他的成名之作《荷花淀》,以其独特的风采和清新的韵味,博得了抗日根据地广大读者的喝彩。
到了五十年代,孙犁同志先后写出五十四个短篇(《白洋淀纪事》)、一个中篇(《铁木前传》)和一个长篇(《风云初记》),他的艺术风格臻于完美成熟,为荷花淀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孙犁同志一起在冀中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的老一辈作家,如方纪、王林、秦兆阳、魏巍,他们极其赞赏孙犁的艺术风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对于荷花淀派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放以后,孙犁同志以《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冉淮舟、房树民等一批文学青年。这批文学青年推崇孙犁的艺术,他们在孙犁的周围,直接或间接地追求、学习、模仿孙犁的创作,写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品。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不仅形成了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集群,而且他们有着大体相同或相似的艺术风格,于是孕育而成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另一种意见认为,荷花淀派的种子虽然早在四十年代埋下,但是因为没有适宜的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一直未能萌发,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持这种论点的同志的理由是:一、解放以来,特别是年以后,由于政治、思想、理论上的极左错误的影响,我们文学界推崇的是阳刚之美,而阴柔之美受到了责难,故而孙犁的艺术非但没有被认识,反而遭到了排斥和冷落。
二、五十年代初期虽有一批文学青年推崇、追求孙犁的艺术,但他们只是模仿孙犁的作品,并没有学到孙犁艺术的真谛,这批文学青年写出的作品虽有特色,但在艺术上只是初露端倪,并没有成熟的风格。三、五十年代初,孙犁以《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为园地,发现、培养、团结了一批文学青年,但五十年代中期的政治风暴把他们冲散,一批富有艺术才华的青年作家被错划成右派,并没真正形成一个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集群,充其量也只有那么一个初型、一个胚胎,没有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人们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