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流出的故事史家修桥留美名北京昌
史家修桥留美名
史家桥村建于明朝,因村西有一座石桥而得名。该村坐落在京密引水渠的南岸,隶属昌平区阳坊镇管辖。史家桥村现有八百多人口、两千多亩土地,姓氏以孙、贺、秦三大姓为主姓、村民多数为汉族。
这个村虽然唤名“史家桥”,但村内并无一户人家姓史,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时候的史家桥村,水资源极其丰沛。村西北角的“湖泉”,有七八个泉眼,从马坊流过来,村东北角的“黑泉”,从土质肥沃的黑土地里流出,是最好的灌溉水源。原来这里是一大片沼泽湿地,光芦苇就有上千亩,水浅处没人膝盖,水深处深不见底,一般地方三四米深是常有的事儿,就像湖泊、水塘一样,是一大片水的世界。
史家桥的芦苇长得特别:根粗苗壮,高耸挺拔,是编蓆、编篓、编筐、编笆的上等材料。苇叶宽大碧绿,青翠欲滴,富有韧性,是农历五月初五包粽子的必备材料,再加上长年累月的存储,苇叶落到水里一尺厚,多少年下来,就积累成了土地丰富的肥料,变成了得天独厚的沃土。老人们都说:“这里是见不着黄土的,黑土都能用火柴点燃,这不是空话。”说件史家桥村引以为豪的事儿,河北省白洋淀的芦苇,据说就是从这里引进的,如今这里的芦苇,都声震千里,名扬海外了……
早年间,史家桥村四面的水围着村庄,村民就像生活在水岛上。这里水鸟很多,“水骆驼,大长腿,小二蛋,发大水……”村民们在水边溜一圈,就能捡上半桶鸟蛋;河水清澈的地方,水是透明的,能一眼望到底,什么黑鱼、鲶鱼、鲤鱼、虾米、螃蟹……比比皆是,不但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必需,更是人们喝水、洗衣、游泳的乐园。
水多有水多的好处,也有水多的灾难。每逢遇上大雨滂沱,山洪暴发,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汪洋,不但庄稼减产绝收,就连人的出行也苦不堪言,成了一件难事儿。
为了给居住的村民解决出行困难,造福后代子孙,这里急需建造一座通向外面的桥梁。这一艰难的重任,就落在了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一户姓史的人家头上。
当时史家是这里的大户,在城里做买卖,农村有田产,子女在外边上学读书,老人在家里颐养天年,家庭条件十分富裕。他们完全有条件搬走,到更理想的地方去生活,但为了这里千百户的村民,史家决定自己拿出钱粮,修一座出行方便的石桥,解决村民出行的难题。
他们从西山买来石料,从沙坑运来沙土,准备好砌石用的黏米灰粉,花钱请来附近的能工巧匠。经过认真仔细的勘察和设计,认为村子正西的河沟,最适宜建一座东西走向的石桥。因为这里的河道比较狭窄,两岸的堤坝又比较坚固,而且是通往阳坊镇上的必经之路。
挖坑基、固堤坝、砌桥墩、雕凿石板、打造石材、安装石栏杆……经过几个月紧张、繁忙、有序的施工,一座石桥终于建成了!石桥宽有一丈,长有五六丈;下面有三个桥洞,两个桥墩,上面铺有条石,装有石栏杆,都是上等石料花岗岩。
在当时的条件下,为建这座石桥,史家人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受到了全村和附近村民的由衷感谢和称赞!
当时,这座桥在村里是举足轻重的。要想出村,必须走村西的石桥,否则根本就出不去村,这里是水乡通向外面的唯一通道。
自从有了这座桥,人们出行方便了,运输通畅了,人来人往进出自如了,车辆出行随心所欲了,无论是上了年岁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孩子,出村进村,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总之,这座石桥的建成,不但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更给人们带来了畅通、顺利、希望和吉祥。
当时的石桥,并没有名字,村子也不叫史家桥村。后来,史家的后人发达了,做了高官,一家人要搬进京城到朝廷里面去供职。
人们知道消息后,都奔走相告,但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惋惜:这样好的邻居就要搬走了,怎能不让人伤心和思念呢?这样善良仗义的村民,今后就要天各一方,又怎能不叫人揪心和惦念呢?
史家人也和全村人一样,高兴的同时十分不舍。故土难离,故人更是不愿分开。最后,史家人除带走一些金银细软、生活必备之物之外,把剩下的房产、土地等,全部低价卖给了众乡亲。
分别的这一天,史家人与村民们一一握手、鞠躬,挥泪道别,气氛非常凝重。就在这时,人群中站出一位长者,他先向史家长辈深施一礼,然后对着村民大声说道:“诸位相亲,我有个建议,不知大家能否通过?史家人在村里自筹资金,建桥有功。以后那座石桥,就叫“史家桥”,咱们居住的村庄,就叫“史家桥村”如何?一是为了纪念,二是为了感恩,三是为了传承。让乐善好施的传统在咱们村庄永远发扬下去!”长者的话,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
从此以后,那座石桥就叫“史家桥”;这个村庄就叫“史家桥村”,并一直延续至今。
图文来源:昌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