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鱼两吃白洋淀菜系之十二
嘎鱼是白洋淀里的无鳞鱼之一,虽然无鳞但骨刺最硬最多,骨刺多了肉自然就少了。肉少刺多且天生长不大,实属白洋淀水族里的另类。
在白洋淀地区,产后的妇女为了催乳就喝嘎鱼汤,营养特别丰富,堪称白洋淀水族之最。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不敢多吃,特别是有哮喘或皮肤病的人是不能吃的,这是中医所讲须忌口的发物。
嘎鱼的头很大,约占整体的三分之一。把鱼头剁碎,辅以蛋清、淀粉和调味料,制成丸子,此时清炖的嘎鱼身子还没有收尽汤汁,放入鱼头丸子一起炖煮,待汤汁收尽即可出锅。两吃同味,不同的是骨肉分吃,别有一种感觉和心思。
直隶菜有一道骨渣丸子非常火,与嘎鱼丸子相比要晚很多,但后者很少有人去吃,也很少有人去做了,留下的好像只是一个虚名了。美食当随时代,虚名即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泥鳅钻豆腐、糖醋活鱼之类的传说一样,倒不是从来就没有过,而大多是厨师们业内的切磋技艺的实验品,还没有被列入正式的菜谱。它的受众很小而名声很大,所以就有几分神秘。
创新也是饮食文化的关键。在家常菜的基础上,把嘎鱼吃出新的感觉,着实的难住了好吃的白洋淀人。嘎鱼个体不大,难以单独成菜,可与小鱼又明显的做不到一起。可以说吃嘎鱼是刺上择肉,有违于肉中择刺的常态,所以才在嘎鱼的骨刺上下了大功夫。白洋淀人的科学精神远远超出了美食的本身。
嘎鱼浑身都是刺,尤其胸鳍和背鳍的三根锥形大骨刺,足以穿透白洋淀水中任何鱼虾的鳞甲,而支撑这三根重型武器的肌肉可想有多么发达。当赤黄的嘎鱼被有经验的渔民捉出水面,就像一架正在翱翔的三叉戟,三锥剧烈抖动,发出清脆的嘎吱嘎吱声音,离着很远都能听得到。嘎鱼的锥刺和骨刺摩擦的声音,抖出了它的威风。若一不小心扎在手上就会血流如注,疼上好几天。所以既使无鳞,它的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此消彼长,大自然是公平的。
最上乘的是嘎鱼的肉,比鲫鲤草鱼的肉——粘嫩,比黑鱼的肉——细腻,比鲶鱼的肉——少脂,比鳝鱼的肉——润滑,比元鱼的肉——舒爽,吃到嘴里确是不一般的感觉。嘎鱼虽刺多肉少,可谓集众鱼肉之大成,入百口而可调。
嘎鱼很小,肉也很少,好多条才能凑上一盘菜,虽然不是稀有之物,却也是美味不可多得。曾经为了解馋炖了一大锅,着实的过了一把瘾。连头带尾,骨肉一吃,各取所好、任凭自取,与从厨师那里分开两做、两吃相比,实惠之外又略显粗俗。
白洋淀人早有饮食上的雅兴,雅也是地道的美食元素,雅与俗是对立而共存的,当雅则雅,不当雅则俗。刺就是刺,肉就是肉,这就是最大的讲究,不拘束、不做作,以诚待人,以信立世,绝不虚假。
当然,好多鱼都可以两吃或三吃甚至更多吃,却只有嘎鱼形成了这种分吃的境界。看来,两吃的嘎鱼被白洋淀人十分的看重,自然就成了餐桌上的宠肴。也正是这份看重,嘎鱼两吃就成了不可割舍的情怀,相信它不久就会回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