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0支特种部队,装备五花八门,打
抗战时,各地发展了很多地方特色部队,武器装备因地制宜,作战方法别出一格,取得了不少胜利。
1、地雷战
活动区域:北方各根据地,山东海阳县最出名。
抗战时,民兵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各地民兵发挥才智,使用地雷打击敌人。
地雷容易制造,八路军先后克服了硫酸、硝化甘油研制技术难题,可以自行研制无烟火药。地雷的壳体材料用收集的废铜烂铁,各种材料都用来造地雷。最有名的是石头地雷。石雷就是在一块石头中间钻个眼,装上炸药和引信。这对于石材满山遍野的华北来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地道战
活动区域:河北中部地区,北起北京南郊,西到河北省保定,东到沧州以西廊坊,南至石家庄及衡水中北部地区。
在历史上,华北地区就有挖掘地道的记载,河北永清、霸县等地多次发现地下古战道,古战道结构既有宽大的藏兵室,又有窄小的迷魂洞,还有掩体、夹壁墙、闸门等军事专用设施。
起初时地窖用来躲避人员,后来发展到地窖相连甚至村村相连,最终用于歼敌。
以冉庄的地道为例,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地道战还可以用于进攻,年,冉庄民兵挖地道,一直通到敌人炮楼下,用炸药轰倒炮楼。炮楼内的伪军和鬼子大乱,纷纷外逃,打了一场痛快的伏击战。
3、葫芦队
活动地区:河南省济源市。
抗战时,黄河北岸的河南济源坡头境内8个行政村组成了联防组织,简称“杜八联”。这里是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门户,当地的河清、蓼坞两个黄河古渡口是北上晋陕、南下中原的交通要塞。当地人渡黄河时将葫芦绑在船舷,或者将葫芦绑在身上游过去,因此这支队伍被称为葫芦队。
这支民兵队伍,使黄河渡口始终掌握在我军手里。他们还采取明渡暗过,巧渡强攻等办法,先后护送我敌后军政人员余次,护送皮、徐抗日先遣支队、晋绥六支队、八路军总部、三五九旅、七七0团,陈赓、谢富治大军等强渡黄河。
4、雁翎队
活动区域:河北中部白洋淀。
华北明珠白洋淀连接着大清河,是从保定到天津的水上要道。雁翎队是当地猎户组成的特种部队,主要的武器是大抬杆。大抬杆是一种土造火枪,枪身近3米长,构造极其简单,由枪管和枪托两部分组成。两道铁箍把枪管与枪托结合在一起。枪舌的尾端处有一个火门,射击时用火绳点火引发。
这种武器装火药2-4两,填铁砂或枣核钉1-3斤,是一种双枪筒的猎枪,杀伤距离-米,扇面20-30米,击中掌面5-10粒,50米近处可穿透人体或船板。枪体很长,装在排子船上使用,开火一次,再次发射需要几分钟。
雁翎队经常伏击在芦苇荡里,等到敌人运输船走近,几十支大抬杆一起开火,威力巨大。敌人非死即伤,被打死的鬼子胸口、脑袋上都布满铁砂子。日寇称大抬枪为扫帚炮。
5、铁道游击队
活动区域:山东枣庄附近,临城,峄县,滕县,微山湖。
这支队伍战斗在铁路线上,阻挠敌人铁路运输,缴获物资。铁道游击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依靠群众,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
抗战胜利后,日军企图逃窜,铁道游击队将铁路拆毁,乘坐的铁甲列车被困在路上。0多名日军携带8挺重机枪、多挺轻机枪和两门山炮等轻重武器,孤立无援、忍饥挨饿3天之后,只得向我军投降。
6、运河支队
活动区域:山东江苏交界处,运河两岸。
这支地方抗日武装,先后发展出多人队伍,编成师教导2旅5团、山东军区警备第9旅第18团等主力队伍。在抗战中,共毙伤、俘日军近千人、伪军余人。
此外,他们还完成了护送陈毅等首长过境的任务,并掩护0多人经过秘密交通线到达延安。
7、海防大队
活动区域:江苏中部沿海港口
年初,新四军一师以部分后勤机关、山炮连、警卫分队组建一个海防大队,主要负责控制苏中根据地沿海的港口,并力求深入近海开展对敌斗争。后来,又扩建为海防团,组织了自己的船队,3旅旅长陶勇亲自负责。
年,海防团俘虏了海匪孙二虎,陶勇司令员教育下,孙二虎决心参加抗战。第二天,陶勇单身来到孙二虎的船上,孙二虎、袁国祥、吴道生等海匪深受感动。孙二虎改名孙仲明,交出枪支和所有船只,决心跟随新四军抗日。后来,陆洲舫部也接受了收编,其他海匪退出近海区。
此后,海防团打通了苏中到浙东、山东的南北交通,打造了新四军一师的海上堡垒。
8、江抗
活动区域:南京到上海之间的江南。
年12月江阴沦陷后不到两三个月,乡间自发性的抗日自卫武装风起云涌。年6月,中央特科派何克希、吕平、刘史明等联系这些民间武装,陈毅将这些武装整编,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
新四军老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率部队与江抗会合,一路东进战斗,打到上海附近,袭击了日军虹桥机场,烧毁敌机4架。东进五个多月,部队由0多人发展到多人。
在国民党阻挠下,江抗被迫撤到江阴,整编为两个主力团,北渡长江,后来成为新四军一师、六师队伍。江抗留下的36名伤员,在胸部中弹的刘飞带领下进行斗争,重新组织了队伍。
9、骑兵团
活动区域:华北平原
在冀鲁豫敌后战场上活跃着四支八路军骑兵团。当时国军骑兵、西北“青马”“宁马”、日军骑兵等,所有骑兵都是骑马快速到了战场,然后下马作战。
师骑兵团改变了战法,该骑兵团变成“轻骑兵”,可以“边打边走”,这种打法对步兵冲击力更大。他率骑兵团驰骋于冀鲁豫平原,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这支骑兵团有一次辉煌的战例,年华北日军疯狂扫荡,我军后方机关被围在封锁线内。曾玉良团长带领下,骑兵团冲击日军步兵,硬是冲散了敌人。
10、敌后武工队
活动区域:华北地区,而尤以河北平原腹地的冀中区最为活跃。
年,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在华北大平原主力部队基本无法立足,被迫撤往山区。为了打击敌人,镇压汉奸,我军派出了敌后工作队。
武工队的人数不多,最少只有五到七人,最多的有三十人左右。一二九师政治部规定,武工队的队长必须是营以上干部,政委则必须是团以上干部。队员也多是从事敌工、锄奸、侦察的专职干部和作战部队的连长、排长及敌后作战经验丰富的老班长。
他们人人都是双枪,有的是两支短枪,有的是一长一短,而短枪是当时最牛逼的盒子炮,长枪是相对短小便于隐蔽携带的骑枪。可以算是八路中的特种部队。
这十支部队,有民兵,也有正规军,武器五花八门,打的鬼子叫苦不迭,哀叹在中国陷入汪洋大海,实在难以取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