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艺术精品繁荣百姓生活河北省文艺精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初秋时节,太行巍峨壮美。燕赵文艺百花园,一派欣欣向荣。

民族歌剧《雁翎队》再现“淀上神兵”传奇,唱响新时代的白洋淀赞歌;话剧《塞罕长歌》再现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备受期待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徐徐拉开大幕,精品剧目陆续亮相燕赵舞台,惠泽人民。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河北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步同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河北力量。

8月23日,民族歌剧《雁翎队》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弘扬民族精神,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宏气象

晚霞映照,波光粼粼,芦苇迎风摇曳……8月23日晚,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院内,批阅删改19稿的民族歌剧《雁翎队》震撼上演。这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指导,河北省艺术中心出品的民族歌剧,是河北省率先亮相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音乐舞蹈杂技类参评作品,并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赢得诸多赞誉。

情系白洋淀,水乡焕新颜。“在党的领导下,雁翎队传奇的战斗故事,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精彩一页。而今,在当年雁翎队战斗过的地方,一座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雄姿初显。”河北省艺术中心主任廉天说,创排这部红色题材歌剧,是为了讴歌燕赵儿女的伟大精神,描摹敢于奋勇向前、开拓新生活的壮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特色、精神面貌、人民心声……创作者要信仰坚定,用思想高度去统领作品,重温和感悟历史,立足当下,为时代放歌。”河北省著名编剧孙德民谈及创作体会时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月24日晚,由河北演艺集团倾力打造、承德话剧团创排的话剧《塞罕长歌》亮相衡水保利大剧院。两个小时的演出,令台下观众纷纷为之动情落泪。“话剧《塞罕长歌》是一部创业史诗,又是一部生命的绿色交响曲。”承德话剧团团长王家奇表示,自首演至今,塞罕坝人那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那种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深深地激励着无数现场观众和燕赵儿女。

梆子声声,弦乐悠悠。燕赵艺苑,持续精彩绽放——

大型河北梆子情景剧《党的女儿》、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结就是力量》、评剧《台城星火》《相期吾少年》、河北梆子《李保国》、评剧小戏《月缺月圆》、丝弦小戏《村官三把手》……

流金岁月里,河北省精心创排的这些舞台艺术作品,高举伟大鲜明的旗帜,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祖国、讴歌新时代,曲调婉转的动人唱段、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波澜壮阔的社会场景……敲响时代的鼓点,唱响信仰的赞歌,凝聚起实干奋进的强大动力。

《无法完成的画像》

扎根泥土创作,书写燕赵大地当代史诗

“细节开始的地方,才能映照出历史的本来面目……”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河北省作家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榜上有名,给河北文坛带来本年度最大的喜讯。

文者,贯道之器也。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刘建东查阅了大量党史资料,掌握鲜活的历史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者,潜心酝酿迎来厚积薄发,妙笔之下巧思迭出,塑造了无私无畏、勇敢坚毅的革命者形象,短短万余字即传来“历史深沉的回响”。

“俯下身去挖掘最鲜活的素材,切身体味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素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