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一泓清水北上驰援黄河与白洋淀重逢

白癜风的病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1004/4705467.html

来源:经济日报

8月15日,循着黄河水的足迹,“黄河连续20年不断流媒体专题采访活动”记者团从渠村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一路北上,来到了素有“北国江南”美誉的白洋淀。

白洋淀,与黄河颇有渊源。古黄河曾沿着太行山进入河北“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有专家认为,黄河在塑造华北平原的同时也创造了白洋淀。黄河改道南去后,与白洋淀分离。其派生出的一些支脉河流仍沿故道入海,形成了如今白洋淀“九河下梢”的基本格局。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华北明珠’,并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李鹏飞介绍说。

然而,“华北明珠”一度因缺水而蒙尘。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面蒸发量大,加上地表水入淀量和地下水补给减少等原因,白洋淀面临着缺水的困境,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平方千米锐减至平方千米,甚至陷入干淀窘境,随即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如今,虽相隔遥远,但为了保持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黄河一泓清水北上驰援,实现了黄河与白洋淀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生态重逢。

其实,黄河与白洋淀已有过多次短暂重逢。年以来,按照水利部的部署,黄委多次组织和实施“引黄入冀补淀”生态应急补水。每次“引黄入冀补淀”过程中,支渠与输水干渠交叉口处都要建大量临时挡水坝,使黄河水顺利进入白洋淀。为了安全起见,引水结束后需拆除这些挡水坝。近年多次输水工程均实施了挖开、封堵,再回填、拆除的工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年11月16日,这一局面终于被打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实现了试通水。该工程全长千米,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引黄闸取水,全部为自流引水,流经豫冀两省23个县(市、区),最终进入白洋淀。

年11月29日,开始引黄入冀补淀调水工作,至年3月10日结束,历时天,河南濮阳渠村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引水总量3.47亿立方米,其中,向白洋淀生态补水约万立方米。

在渠村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濮阳河务局供水局局长王中友告诉记者:“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保障雄安新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按时测报汇总引黄水量、科学调度水量,同时严防沿线擅自取水、打捞沿线垃圾、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证水质达标、安全输水。”白洋淀引黄大树刘泵站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最后一个工程,位于十二孔闸下游70米、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大树刘庄村入淀口处。

“今年2月,通过正在建设大树刘泵站扬水入淀,使白洋淀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提高到了Ⅲ类水的标准。到今年10月底,泵站将全部完工。”大树刘泵站工程施工项目部副总经理王怀春说,该工程设计引水流量为30立方米每秒,泵站共有9孔闸,两侧两个闸属于自流闸,中间7孔安装有潜水泵。自流闸双向过水,当淀内水位低于6米时,引黄水通过涵闸自流入淀;当淀内水位高于7米时,引白洋淀水进行灌溉。

“黄河的水引进来以后,白洋淀的水流动起来,水质明显好多了,来这里玩的游客也更多了。”从小在白洋淀长大,目前在白洋淀景区负责游船驾驶的王红宾对白洋淀的变化欣喜异常。

随着白洋淀水质好转,王红宾和附近村民纷纷转型,吃起生态饭。“我以前开过几个小厂,近几年国家提倡绿色发展,生意也不好做,年起就买了一条船,挂靠在旅游公司里,专门带着游客到淀里旅游。”

原来鄚州镇属于任丘市,雄安新区成立后,和七间房乡、苟各庄镇一起划入了雄县。王红宾这条船可以坐11个乘客,包船在白洋淀里游玩4小时只收费元。他一年能落5万元左右。

目前,白洋淀水质改善效果明显,苇绿荷红,岸柳如烟,吸引着各地游客争相前往,一幅“蓝天常驻、绿草丛生、水清鱼欢”的生态画卷正在雄安大地上描绘得越来越美。

这正是:黄河与白洋淀跨越时空的生态重逢,必将演绎出更加动人的合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四回:万里黄河到济南百泉竟涌人欢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8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