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有个泥鳅张多情画笔绘家乡

确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1103/7585648.html

多情画笔绘家乡——对话雄安新区教育工作者、白洋淀画家张浩

张浩

他是白洋淀的儿女,用画笔勾画着对家乡的深情;他用自己的视觉,表达着对大自然与白洋淀民间生活的挚爱;他创作的激情似火,反映白洋淀的作品频出。他就是安新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白洋淀画家张浩(泥鳅张)。

记者:你是缘何走上书画创作之路的?

张浩:我的家乡赵北口地处白洋淀东畔,曾经四面环水,是京德御道与津保航运的水陆交通枢纽。我们村有康熙行宫遗址,是历史上康乾2位皇帝驻跸次数最多的地方,经常有各地的画家、摄影家来这里采风创作。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小人书”风靡一时,我当时就幻想着能够画一本小人书。记得有一位画家在村头茶馆写生,有人问他为什么给人们画像。他说是在选“演员”,这些人物会成为他“小人书”中的角色。还上小学的我,就拿了本子偷偷站在他身后模仿,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画画。

年,村里一位美术老师栗金铎从县城文化馆回村工作。我曾从报纸上看过他的画作《淀上龙门泻千里》《渔苇粮航》等,之后就经常向他讨教,并拜他为师,寒来暑往,一画就是十几年。年,我以保定地区美术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定州市师范学校。经过3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我对绘画有了自己的感悟。这期间,我也在各级报刊发表插图、绘画30多幅。画画成为我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

记者:你的作品大多以白洋淀为题材,请谈谈创作感悟。

张浩:我从小生长在白洋淀。白洋淀的一草一木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对这一方水土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参加工作后,我研究白洋淀,创作白洋淀,坚持搜集整理挖掘资料与素材。白洋淀这个“聚宝盆”,成为我取之不尽的创作之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书画创作者,多年的成长经历,让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表现白洋淀、宣传白洋淀。年,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我,处女作《牧鸭》在《保定日报》上刊发,之后陆续发表了《小伙伴》等表现白洋淀生活的绘画作品。参加工作后,我创作了许多关于白洋淀的作品,年8月,我成为省美协会员。年,我的第一本诗画集《泥鳅也是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年,我的一部表现雁翎队抗战故事的连环画《烽火雁翎队》也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这部由本土作者绘制的“小人书”发行后,一时引起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