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善行团山西大同分会鲁

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好友的举荐下,奔六的我居然加入了支教的行列,成为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灯火计划”文化公益活动的“点灯人”,我非常庆幸能够得到这次书法教学和磨练自己的机会。

3月31日,我告别了大上海,离开了家人,和鲁迅文化基金会的队员小汤一起踏上了远赴河北省容城县八于中学支教的征途。当日上午九点零五分我们登上了由虹桥火车站开往白洋淀的G次列车,火车载着我们由南向北一路走去,远离了长江,跨过了黄河,当日下午十七点零五分抵达白洋淀火车站,容城县八于中学宋校长和鲁迅文化基金会“灯火计划”联络员小苏亲自在白洋淀火车站为我们接风。当晚十八点三十分我们驱车入住八于中学宿舍。

精心准备力尽所能

通过紧张的招募面试,经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家人的关心厚爱。我有幸地成为去河北支教的一员。为了此次“灯火计划”顺利“点灯”,我和基金会的队员小汤协作分工、互帮互助,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仅如此,“灯火计划”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充足,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前期的“采购学习用品、网购火车票、教学课程备课”等筹备任务。

今年三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基金会的队员小汤挤出休息时间,一起穿梭在市场和商店里,为采购书画学习用品而四处奔波。然而,支教课程准备也是我前期准备工作之一。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了十六节教学课程内容,凭借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会,精心备课,搜集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书法小常识,把朗朗上口的书法口诀记录下来,并制作成PPT,我只想把书法常识给农村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同时,我在备课中对“灯火计划”的由来进行学习和了解。原来“灯火”一词源自于鲁迅先生的名句:“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文化基金会经过数年的探索和考察,酝酿发起和主办的文化公益项目“灯火计划”,该项目紧扣文化和公益的主题,通过向社会募资,招募文艺志愿者,到偏远乡村、文化洼地、工矿军营,去开展短期文化培训,将文化艺术的“灯火”送到全国各地,点亮神州大地。对此,我能成为“灯火计划”中的“点灯人”,引以为豪。

潜心教学调整适应

4月1日上午,我们应邀参加了八于中学的升旗仪式,并代表鲁迅文化基金会进行了书法用品捐赠活动,该校七年级的学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捐赠。我还代表鲁迅文化基金会的“点灯人”进行了发言,希望学生们通过与书法、绘画的亲密接触,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仪式结束后,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支教实践。

我支教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近名,共有两个班级。听说学校平时没有开设书法课程,95%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书法。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时间里能掌握更多的书法基础知识,提高对书法的认知度,获取更多的学习乐趣。我准备了书法的“基本笔画、执笔要领、写字姿势、笔画口诀、文房四宝、永字八法、字形结构、书法幅式、答学生问”等应知课程,在课堂上采用“群言堂”的互动方式,使课堂氛围日趋活跃。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整难易程度,方便学生掌握书法基础知识,并针对书法的基本笔画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书法基本笔画和变化”有个简单的了解。课后,学生们纷纷要我签名留念;有的学生对书法知识很感兴趣,我也很乐意与他们互相交流,将我了解的书法知识告诉他们。为了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我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设置书法小知识抢答的环节,对举手抢答正确的学生,当场发放标有鲁迅头像和鲁迅文化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