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端午节到雄安白洋淀畔村民包粽忙人民
白癜风需要用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529/4861814.html
上一篇文章: 这些被网民吐槽的建筑,有没有你们省的 下一篇文章: 东北最后的刀客,零下25度割芦苇,起
人民网雄安6月13日电(刘师豪宋烨文)“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每到端午,白洋淀水乡百姓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日前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西前街村,见到村民刘颖和街坊正在准备包粽子的各种材料。煮苇叶、洗大枣、淘江米……不一会儿,东西就备齐了。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开始包。
刘颖等人准备的包粽子材料。霍少轩/摄
住在刘颖家隔壁的刘三英告诉记者:“包粽子的苇叶都是从白洋淀里摘回来的。别看只是普普通通的叶子,摘的时候可得小心,不能为了叶子把芦苇弄折弄断,芦苇还得接着长哩。”
“一般我们都是加大红枣,两三片苇叶叠在一起卷成圆锥状,往里面加料,最后用蒲草杆做绳子捆好。”刘颖说:“蒲草也是淀里的植物,韧劲儿大,适合捆粽子。”
刘颖(右)同街坊正在包粽子。刘师豪/摄
说话间,一大盆粽子便包好了。刘颖端着粽子放进了压力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压力锅十几分钟就能煮好。以前老一辈都是晚上包好了放在灶台上煮一宿,第二天早晨夹出来吃。”刘颖边煮粽子边说。
根据记载,粽子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流传至今。
5月份的白洋淀景色。刘颖/摄
刘颖所在的西前街村是白洋淀的水村之一,雄安新区设立以后,淀内水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水清了,天蓝了,淀里的鸟类、鱼类更多了。”刘颖告诉记者,连包粽子的苇叶煮出来都有一股清香,现在的日子很幸福。
本文来源:人民雄安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