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又一个南水北调华北的
年7月29日,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引黄闸处。(无人机航拍)(王子瑞摄)
年7月29日,河南省濮阳县阳邵乡南留固村附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无人机航拍)年12月开工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今年10月通水后每年7.4亿立方米黄河水从渠首河南省濮阳市渠村乡引黄闸出发,沿总干渠北上公里,途经濮阳,穿卫河进入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6市,润泽沿线万亩干涸的土地,最终投入白洋淀的“怀抱”。
7月29日,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引黄闸处。(无人机航拍)建成后,可以缓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农业严重缺水矛盾,将实现年引黄河水9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26个县市(区),控制灌溉农田面积多万亩。
7月29日,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引黄闸处。(无人机航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期间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其中,濮阳段长84公里,投资22.7亿元,设计年引水量1.2亿立方米。
河南省濮阳县阳邵乡南留固村附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无人机航拍)工程有望今年10月通水。输水线路公里,穿越冀豫两省6市22县(市、区),万亩农田受益。
濮阳县海通乡称湾村,路边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宣传公告牌。年12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开工,缓解河北用水之困,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建设初衷;今年4月,横空出世的国家雄安新区战略,则为这项工程赋予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
濮阳县阳邵乡南留固村附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无人机航拍)在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构想中,“华北明珠”白洋淀无疑是承载希望的“水核心”。
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引黄闸处。(无人机航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由河南濮阳向河北东南部农业供水、补充地下水及白洋淀生态补水的战略工程,是解决冀东南水资源短缺的民生工程,是全面提升濮阳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
无人机航拍的濮阳县阳邵乡南留固村附近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尤其是素有“华北之肾”美名的白洋淀,由于近年华北地区的干旱和工业、生活用水的增加,水面持续下降,一度被外界戏称为“肾衰”。
《瑞视觉》百家号发布的照片全部是本人原创作品,盗用必究,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