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时光,不负美好白洋淀环境资源法庭
又是一年芒种时节。不知不觉,岁月的指针已经走到了第九个节气。芒种,意为“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也就是说,自古代农耕文化开始,在芒种这天,无论南北,都进入了为一年的收成而努力的节点。也因此,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长”的“三夏”大忙。在这个收获满满的节气里,白洋淀环境资源法庭节气课如期开讲。
环资法庭干警王博首先介绍了芒种的气候特征,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因此,芒种也有了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二候鵙始鸣,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三候反舌无声,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芒种的生活习俗主要有送花神、煮梅、安苗、播种、种草等。芒种期间,昼长夜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天气炎热,高温潮湿,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本堂节气课,环资法庭王建良庭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的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与《关于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加强能动司法的工作指引》,引导大家探索“先民后刑”的审判模式,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环资审判执行方式,探索补植增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多元责任承担方式。
芒种,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意义深远。因为生命中的收获,都来自于耕种。耕种的过程,必定繁忙而辛苦,可所有的辛苦在收获的那一刻都化为值得。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耕耘,都会有收获。青云久候有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愿每位考生放下紧张与畏惧,带上信心与细致,心无旁骛,尽显锋“芒”!一切顺利,未来可期!
原标题:《耕耘时光,不负美好——白洋淀环境资源法庭举办“芒种”节气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