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林业雄安新区统计数据
雄安新区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新城,规划蓝绿占比70%。围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千年秀林”建设,5年成效显著,新区蓝绿底色进一步夯实,一个“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正加速形成。
三期生态清淤-白洋淀深度治理的样本
碧波万顷的白洋淀,在万物萌发的春天,迫不及待展现着清新迷人的魅力,吸引了成群的鸟类栖息。这诗情画意的美景背后,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不懈努力和众志成城。
在“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理念支撑下,雄安新区强力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年,白洋淀流域共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项目个。新区取缔“散乱污”企业家、动态清零,1.3万多个非法排污口全部被取缔封堵。雄安新区水产养殖和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个淀中村、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三位一体协调推进-以“生态修复”保护“华北之肾”
如果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定誓言和行动目标,那么,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则是确保白洋淀持久实现“清新明亮”的根本之策。
年2月1日零时,随着白洋淀引黄泵站3台水泵陆续启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向淀区内输水。净化后的黄河水经过公里的不息奔流,源源不断地输入淀区,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年补水4亿立方米,年补水5.56亿立方米,年补水达到17.62亿立方米(含主汛期4亿立方米雨洪水),引黄入冀补淀、白沟引河、府河、孝义河等成为主要补水渠道。
“九片”林地斑块-打牢新区浓绿基底
雄安新区要靠怎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有一个毫不含糊的理念:未建城,先植绿。
自年11月,“千年秀林”工程在大清河片林一区启动,打造以近自然林为主、景观游憩相结合的生态景观片林。到如今,遍布新区各个区域的余万株林木,让身处不同方位的人们尽享姹紫嫣红和清凉慰藉。
本次小编也梳理了一些相关数据,数据涵盖: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技术规范、河北省社会经济数据农业基本情况、年河北省分县造林完成情况、河北省第五次一类清查森林资源概况表、中国县情大全河北、年河北省分县造林完成情况、建立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刍议等。
获取更多数据,请戳下方小程序,或扫描文章底部“林草科学数据平台小程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5.html